最广泛的组织——企业

我们离不开企业,NBA是公司,世界三大男高音放歌紫禁城不是义演,是企业行为,托福考试也是企业行为,企业是当今社会最广泛的组织。企业、公司是经常交替使用的两个词汇,那么,我们首先来厘清两个概念:企业、公司。

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其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技术和企业家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

“企业”一词来自日语,它是在日本明治维新后,大规模引进西方文化与制度的过程中翻译而来的汉字词汇。中国在戊戌变法后,由日本引入。较常见的用法指各种独立的、营利性的组织(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并可进一步分为公司和非公司企业,后者如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因此,凡公司一定是企业,但企业未必都是公司。公司只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态。

相对而言,“公司”这个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最早出自孔子的《大同·列词传》:“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庄子说:“积弊而为高,合小而为大,合并而为公之道,是谓‘公司’。”其含义与现代公司大致相同,即公司是聚多人之财、共同运作之意。

公司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12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出现公司一词—compagnia,即company的词源,后来在中世纪欧洲大陆的地中海沿岸得到较大发展。由于海洋广阔,从事海上贸易需要巨额投资,而且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于是便出现了一种叫索塞特斯和康孟达的企业组织,这种组织就是公司企业最早的形式。

其次,让我们一起看看企业的力量。19 世纪末,中国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薛福成这样评价公司的威力:“尽其能事,移山可也,填海可也,驱驾风电,制御水火,亦可也。……西洋诸国,所以横绝四海,莫之能御者,其不以此也哉?”从这个角度看,近代以来,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弱则国家弱。国家实力由企业的制造能力、竞争力决定的,核能源、飞机制造、船舶制造、精细化工、电子芯片、发动机等直接决定了一个家国的军事实力。美国强大是因为美国拥有GE、GM、福特、波音、微软、英特尔等世界一流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实力构成了国家的实力。

在世界上最大的100个经济体中,51个是跨国公司。美国沃尔玛公司员工200多万人,年产值超过4700亿美元,超过世界上160多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全球最大的10 个公司的销售总额超过了世界上最小的100 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公司为全球81%的人口提供了工作机会,占全球经济力量的90%,占全球生产总值的94%。

二战前夕,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对对美开战一直忧心忡忡,他曾经游历过美国,深知美国的工业实力,他明白如果不能快速打垮美国的战斗意志,日本根本打不赢美国,这是由日美两国的企业实力决定的。为此,他精心策划并指挥了偷袭珍珠港,并在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中寻找机会尽快与美国决战,他怕美国一旦成为战争机器,日本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所以,他非常急切地与美国海军决战,击溃美国太平洋舰队,迫使美国坐下来谈判。

事实也证明了山本五十六的担心不无道理。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而在同一时期的美国生产了航母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美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远远优于日军。反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从很多方面来说,“零”式确实是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在美国生产的飞机中约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5117架(基本上是双发机)。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还是从飞机总载荷上看,两国之间的差距都非常明显。

在火炮、坦克、军车、机枪及其他战略物资的生产与供应上,日本更没法与美国相比,美国可以将可口可乐、蛋白粉等物资直接配送到战壕里,美国大兵可以喝着可乐战斗,日本则缺医少药。

 

在和平时期,公司是构成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保证。华为的通信技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提升工作效率”,万科为人们建筑了美好生活,万达的万达广场成为一个个城市中心,中粮的全产链也给人们的食品安全带来信心和希望等。韩国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企业,是一家令人敬畏的企业,横跨机械电子、金融保险、酒店医院等多个行业,在智能手机、电子芯片、液晶面板等领域位居世界前列。

再看企业与社会。企业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人类97%的财富是工业革命后创造的,创造这些财富的主角是企业。企业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与生活习惯。经济学家熊彼特说:“光制造出令人满意的肥皂还不够,还必须诱导大家洗澡。”没有企业,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也会黯然失色;没有组织良好的企业,人们就无法获得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也不会有一个现代、文明的社会。

企业是规则和标准的制定者。各行各业的标准、规范,绝大部分出自企业。IBM、杜邦、可口可乐、微软、英特尔等大型跨国公司制定的标准,往往就是国际标准。如计算机分为IBM系列和非IBM系列,微软的计算机认证通用全球。

企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中国由4000万家企业奠基,美国由550万家企业支撑,企业文化直接影响了社会文化的风向标。正如经济学家张维迎所讲:“我们找不到一个公司制度不发达,它的经济可以发达;找不到一个市场不发达,这个国家可以发达的例子。所以,现代社会财富的创造,国民财富的积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它们实际上是同一问题。”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而国家是对财富再分配的组织。国家的作用就是维护市场秩序,维护公平正义,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然后,将企业创造财富的一部分以税收的方式收取,进行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