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物流角度,根据物流活动的作用可以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及逆向物流。
供应物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用户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供应物流,也就是物资生产者、持有者到使用者之间的物流。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是指对于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原材料、燃料、半成品及生产辅助性资料物料等物资的采购、供应等活动所产生的物流;对于流通企业而言,是指交易活动中,从买方角度出发的交易行为中发生的物流。
生产物流:从工厂的原材料购进入库起,直到工厂成品库的成品发送为止,这一全过程的物流活动称为生产物流。生产物流是制造企业特有的,它和生产流程同步。原材料、半成品等按照工艺流程在各个加工点不停顿地移动、流转形成了生产物流。如果生产物流发生中断,生产过程也将随之停顿,生产物流顺畅性、经济性对生产效率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
销售物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向用户交付商品的过程物流活动称为销售物流,是指物资的生产者或持有者到用户或消费者之间的计划、仓储、搬运、装卸、运输、包装、保险、交割、验收等活动。对于制造企业,是指售出商品;对于流通企业是指交易活动中,从卖方角度出发的交易行为中发生的物流。
逆向物流: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及伴随货物运输或搬运中的包装容量、装卸工具及其他可再用的旧杂物等,经过回收、分类、再加工、使用的流动过程。
本书重点针对成品销售物流进行阐述。
销售物流的关键要素包括物流规划,仓储,运输,进出口,包装,物料搬运,库存管理,订单管理,其中:
(1) 物流规划:物流规划就是对物流的发展进行规划和设计,是对物流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
物流规划的体系是由物流战略规划、物流系统空间布局规划、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物流运营管理体系规划等组成。从物流中心选址、规划到物流运营中的现场改善都是物流规划的工作内容。如图6-1所示。
图6-1 物流规划体系
(2)仓储:指接收、存储及物流从生产到配送地点之间的物料移动。
(3)运输:计划、安排和控制与模式、供应商和库存在组织间流动的有关的活动的功能
(4)进出口:产品在国外生产但是国内购买,或者产品在国内生产国外售卖的活动。
(5)包装:在运输过程中防止物品损坏的材料,包装的类型会影响这种损坏的程度。
(6)物料搬运:货物在配送中心内的移动和储存,物料的搬运时常需要平衡资本投入成本与设备的操作成本。它可以分为接收、储存、转移或处理及装运,物料搬运既可以手工,也可以有设备辅助或全自动。
(7)库存管理: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负责计划和控制存货。
(8)订单管理:计划、指导、监控和控制与客户订单、生产订单和采购订单相关的过程。对于客户订单,订单管理包括订单承诺、订单输入、订单挑选、包装和发货、客户账户的账单和对账。对于生产订单,订单管理包括订单发布、路由、制造、监控和入库或产成品库存。对于采购订单,订单管理包括对供应商的下单、监控、接收、验收和付款。
结合制造企业的特点,本章重点陈述成品物流的物流规划,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物流服务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