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略规划的时间线:大企业的全流程拆解 时间:07:35

(一)常见时间分布

多数企业在 10 月或 12 月启动战略会,但大企业如美的从 7 月就开始准备,其流程分为三个阶段:

l  市场洞察(7-8 月):高层走访国内外市场,包括跨行业调研,因为 “打败你的往往是跨界者”。例如,餐饮行业需关注机器人炒菜等技术冲击。

l  战略定位与目标制定(9-10 月)9 月聚焦战略定位(如企业在客户心智中的独特价值),10 月确定公司级滞后性目标(如年度营收 10 亿),并开始向部门拆解。

l  目标落地与绩效确认(11-12 月)11 月完成部门专业性目标拆解(如销售部需激活多少新客户),12 月确定基层行动性指标(如每月招商数量),确保战略逐层落地。

(二)关键逻辑

l  流程步骤不可省:企业规模越大、行业复杂度越高,战略周期越长(需预留更多时间调研与校准),但无论何时启动,需确保 “市场洞察→战略共识→目标拆解→执行落地” 的闭环,避免拍脑袋决策。

l  动态衔接:战略制定需与预算编制、绩效体系联动(如美的 7 月同步做半年度预算复盘)。

(三)大企业战略制定的典型流程(以美的为例)

时间节点

核心动作

6-7

高管走访市场(行业 / 跨行业调研),启动半年度战略与预算复盘

7 月第 1

正式开展半年度战略复盘,初步探讨下一年战略方向与定位

7-9

持续收集数据,跨部门研讨战略可行性(如市场趋势、技术储备、竞争分析)

9-10

召开战略会议,确定下一年目标与路径(如业务增长点、资源分配方案)

11-12

战略目标拆解至部门与岗位,制定绩效考核指标,完成年度预算编制

12月底- 次年1

战略宣贯会,团队对齐目标,启动执行

 

一把手+核心高管团队的年度会议排期

(四)小企业要不要这么做

1. 企业层级决定流程形式,而非省略流程本质。

若企业规模极小(如仅老板与基层两层架构),虽无需严格区分高层 - 中层 - 基层的战略流程,但市场洞察、战略定位等核心动作不可省略。

优势:小团队沟通频率高,可通过日常交流同步市场信息、调整策略,使战略思考融入日常运营,而非依赖会议流程。

 

2. 行业特性决定战略投入力度,而非企业规模

成熟行业(如传统零售、简单加工):竞争格局相对稳定,战略重心可偏向效率优化(如成本控制、渠道深耕),无需高频大规模市场洞察。

高动态行业(如 AI、新能源、创新科技):技术路线多变、竞争壁垒模糊,必须投入大量资源做前瞻性市场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