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过去30年中国企业的发展规律,会发现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大致上有这样的规律——“三级五种驱动力系统”,如图2-4所示。
图2-4 “三级五种驱动力系统”
三级五种驱动引擎规划实现企业可持续快速增长。
原始积累:产品驱动、渠道驱动;
二次创业:战略驱动、再造商业模式;
大成之道:组织驱动、品牌驱动。
所谓的“三级跳”,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讲,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实现企业规模做大:
“原始积累”依靠的是产品和渠道,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机会导向。不是机会主义,是机会导向,是以产品和渠道驱动为核心的。
企业的二次创业靠的是战略上的创新,即战略性的升级,或者是商业模式的再造。商业模式的再造以后,必然会对产品和渠道重新规划。
但是真正的要做到百年企业,非常稳固的一个企业,需要的是在原始积累、二次创业之后,进行第三次的企业再造,叫作组织驱动和品牌驱动。就是企业真正的,要用内部组织的形式,把企业的产品、渠道和战略固化下来。
组织是什么,很多人以为组织就是一个机构,就是设置几个部门。真正的组织不是这么回事。
真正的组织是企业以一个部门流程的方式,把它对外部资源的获取和对内部人员的驱动,把它固化在我们称为组织的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当你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就意味着你的企业已经不再是产品驱动,也不是渠道驱动,而是组织驱动,所以这就是国外的大公司需要做组织变革和组织架构的调整,而每一次组织架构的调整,都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增长驱动力的原因。
当然最高的一点,真正的大成,除了组织驱动外,还需要有品牌驱动。因为品牌才是一个企业真正最核心的资产,尤其是对食品企业。产品的形态是千变万化的,品类的发展也是千变万化的,但企业的品牌是不变的,而企业品牌的价值,企业能不能从过去的产品驱动、渠道驱动这些层面的驱动,最终转化成让它的品牌跟消费者建立一个牢固的关系,变成一个品牌驱动的企业,这才是中国食品企业要获得百年基业或者未来30年、50年发展最核心的因素。
在这五个驱动里面,需要我们对每个驱动的点火按钮进行精细的规划,也就是说它具体的行为方式。
产品驱动里有四种方式,分别是新产品的设计、产品线的整合、策略性的定价、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渠道驱动里最核心的点火按钮是快销方法、分销模式、费用的管控,包括运作系统。
战略驱动,主要是指企业的战略定位、商业模式、企业的核心能力规划等。
组织驱动里是组织变革的方法、KPI的管理体系、组织智商、企业文化这四大因素,驱动组织进行变革。
品牌驱动里是心智的占位、纯粹品牌的规划、品牌溢价的规划、品牌架构的规划和品牌传播的规划五大品牌要素。
五大驱动引擎和下面我们优选出来的二十个点火按钮,意味着企业在明确自己的阶段性驱动引擎的同时再精细科学地规划点火按钮,就能够使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也就是说,可以少花点冤枉钱,用最经济的方式去获得最大的增长效益。
精细化增长引擎思维:企业资源的精细规划。
这个思维的意思是什么?
企业资源是有限的。过去中国的很多企业,往往在市场运作的时候投入很多资源。比如同时在品牌、产品、渠道、组织架构等方面全面出击,这种行为美其名曰“体系化经营(营销)”,比早年崇尚“点子”的策划确实对企业更有利。
矫枉可以在一定时期过正,这样才能扭转一下过去之“枉”对人们心智的侵占,但过正到一定时候,就又变成一种新的“枉”了。体系化营销只是一个愿望与理想,从来不是企业经营的现实。
行业本质与规律的洞察是告诉我们要科学性的运营,全价值链思维是让我们的视野拓宽,但是最终企业怎么去做它,就需要有增长引擎的思维。
在整个行业高增长时期,企业多花一点钱,有的时候它的机会成本很低。也就是说,我们多花10元,能赚50元,它不需要太精细的运作,因为那个时候机会很多。但是当机会很小,或者行业的增长率开始降低的时候,你多花10元,而你的对手能够少花10元,这一增一减,就意味着你的对手会比你多20元的空间。
有了这个空间意味着:
第一,会影响两个企业之间的盈利率。
第二,也会最终影响一个企业对另外一个企业实施相对的价格竞争,或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品牌竞争。
因为你的对手比你更会花钱。他每花10元,可以获得30%的收益;而你每花10元,只能获得20%的收益。这10%的差异,只要经过有一两年的积累,另一个企业就可以向你发起致命的一击。也就是说,它可以把多余的利润拿出来,逼迫你降价、收购资源、发动品牌攻势。
这些降价等竞争举措,在未来都是一个战略。就是让你的利润越来越小,压制或减小你的市场份额,小到最后把你的整个现金流或盈利能力彻底打断。
过去说的营销4P也好,12个P也好,这些P都对,都是市场存在的现实。但是对企业来讲,不可能同时去做4P,更不可能同时去做12P,尽管每个P企业都是有的也是需要加强的。但是企业必须要做出选择,把它的有限资源推放到最优先的一个P上面,也就是要以一个最有效益的聚焦点来整合其他的资源与措施。
这个点我们叫它“增长引擎”。增长引擎下面的最核心的点,我们叫它“点火按钮”。就是说只要抓住一个最关键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可以获得企业增长的阶段性最优化解决方案。把资源投在聚焦点上,而不是平摊的投入企业的资源。未来需要企业在前面产业思维和全价值链思维之下,相应调整企业的战术。
调整的是什么?即我们所说的精细化的增长引擎,就是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把资源花在哪里是最经济最省钱的,这种精细化规划对企业的利润影响会越来越大。
如何找到企业的“聚焦点”呢?
过去企业这种资源优先性分配方案,是凭老板的直觉和意志。
专业的方法原则是:在明确企业的规模、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这个行业成功所需要的资源(行业本质与关键成功因素)这三点后,就能够找到一个资源优先性的分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