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参展效果不佳的五大“病根”

经常听企业参加完一次展销会后不停抱怨:组织不力、来访者少、来访者不是专业观众、白花钱没效果……

这些原因如果存在,当然都是展会效果不佳的成因,但究其根本,这些终究只是外部因素,要论“病根”,还要从企业自身来找;要治标又治本,还是从企业自己参展专业化程度的提升来找答案,这样更靠谱。

企业参展效果不佳的五大“病根”是:

1)企业对展览会认识不足,缺乏战略性规划

高品质的展览会是工业品企业借以扩大自身在业界影响力、提升品牌形象、获得生意机会的绝佳平台,在企业的市场营销规划中,应该有清晰的规划和安排:在企业发展现阶段,如何定位企业在业界的地位?如何定位企业品牌形象?需要向外界凸显哪些信息?等等。

2)企业参展目的不明确,选择和组织工作较随意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参加展会的诉求会有不同,该选择什么样的展会参加,以什么样的规格参加,都应该有事先规划。一般来讲,在确定参加一次展会时,要首先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本次展会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参加本次展会?

展会的重点目标客户是哪些人?该向他们传达哪些信息?

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台设计、资料和活动准备、人员安排)来吸引访客?

各部门间应如何分工合作,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这种规格参展需要如何安排展前、展中、展后工作?

3)展前准备工作不充分,组织工作流程不清晰

展前准备工作是工业品企业参展至关重要的一环,大多数企业市场部人员参展都忽视了这一环节,只依赖展会组织方的宣传推广,白白浪费了企业投入大量资源搭建的平台。一般来讲,展前准备至少要做好四项工作(参照《“五步法”成就完美工业品展会流程》):

1)参展人员对展会意义认识模糊,分工不明确。

企业参展人员要充分了解本次展会在市场规划中的作用,明确参展目的,不能为了参展而参展。更有甚者,一些参展人员把企业参展当成了到外地出差旅游的机会,本末倒置,严重浪费企业资源。

一次成功的展销会是行业资源和信息聚集的盛会,是参会人员广泛而深入了解本行业信息,学习产品知识的好机会,是结识客户、渠道商、专家、同行的绝佳平台,一定要好好把握和利用。

2)会后没有及时回访和总结得失,失去成长机会。

展会后的评估和总结,以及展会期间访客的回访,都应该形成制度化机制,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以保证展会效果的最终达成。

展后回访一般可通过如下5种途径进行:通讯稿,短信回访,电话回访,、邮件回访和人员拜访等

展后总结报告如表5-5所示

 

5-5 参展总结报告

展会名称

 

参展时间

 

展馆地点

 

参展人员

 

总体评价

 

主要成果

 

发现不足

 

后续工作建议

 

备注

 

报告撰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