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组织的领导者,培育部属习惯的关注点应以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为主要目标。当然,能全面培育更好,但我们不会有如此充足的精力,也不是我们的主体工作,所以只能有所侧重。
思维习惯是指一个人对遇到的问题,所倾向或偏爱的一种分析、推理、判断、决策方式或方法。思维习惯决定着人的行为,左右着做事的方式和方法。如果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偏向于从负面角度进行思,遇到问题,不管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总是先考虑最坏的结果。反之,乐观的人不管处境多么糟糕,他总能看到积极的一面,会先从最好的结果考虑。
有一个小笑话:一个公司老板新招了一个司机,晚上老板带司机开车到外地办业务,走了一会儿,他想告诉司机一条近路,于是就从后面拍司机的肩膀,没想到司机大叫一声“啊!”刹住车,开门就跑,老板也跑下车,追上司机,问:“你这是干什么呀?”司机定了定神,说:“对不起,我原来一直是开灵车的。”
行为习惯是人对事在具体行动或操作上的表现模式,或行动程序上的先后顺序模式。如有的人见到别人的第一个动作会是微笑,有的人的第一个动作是先拍一下对方的肩膀。有的人接受任务后,首先做的一个动作是找操作规程,或询问他人做的方法,而有的人则是直接动手等。
有一个在公交公司工作的女汽车售票员,一天和丈夫一起回家,她一进门随手就把门关上了,丈夫在外面很着急,一边敲门一边喊:“开门!开门!我还没进去呢,真是的!”妻子顺口说:“吵啥,吵啥?坐下一趟吧!”
生活习惯是指人在平常事情上的行为表现模式,如有的人见人后会施点头礼,有的人则施握手礼,还有的人会在举起手的同时打招呼“嘿,你好”。秩序性也是日常习惯的重要内容,有的人很有秩序意识,用完东西后会在哪儿拿,在哪儿放,而有的人则随意乱放……
关注员工习惯的养成,领导者应把握一个原则,关注那些对工作有较大影响的习惯。要坚决克服我看不惯的就要管的思想意识,因为你看不惯的不一定是错误的。
3.组织习惯
组织习惯是一个组织特有的、自动化了的集体行为模式,是企业愿景、价值理念、经营哲学的具体行为化,是区分一个企业其文化是否形成、是优是劣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以狼的习性为标杆的组织习惯培育大为流行。狼的生活特性是群居,这一特性类似于我们的团队,每一只狼都要为群体的繁荣与发展承担相应的责任。狼完成大的捕食活动需要群体协作,依靠团体的力量去完成,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的程度,决定着其行动的失败与成功。狼为实现目标有足够的耐心,它们可以为一个目标耗费相当长的时间,但会毫不觉厌烦;狼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它能发现目标的薄弱环节,从而找到攻击的突破口;狼非常执着,对成功坚定不移,并做出最大的努力,甚至是献出生命。在动物界中,狼并不是最强悍的动物,但狼群的团队习性保障了其生存。基于此,很多公司开始打造组织的狼性。
组织的行为习惯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制度体系、形象标志、作业流程、成员的行为模式,包括组织中人言行举止的共同特征等。因为组织习惯与企业文化联系紧密,所以,我们在此只是提及,并不想做更为详细的探讨,在后面的文化场景构建中会深入分析,以得到深层次的理解。
积极的习惯是最高效的激励手段,是最廉价的激励方法,领导者应学会发现、设计积极习惯,懂得培育积极习惯的方式和方法,注重自己习惯的养成,注重部属习惯的养成,注重组织集体习惯的养成。我们用原GE公司CEO杰克•韦尔奇先生的话结束我们的讨论吧,“在你成为领导以前,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长有关;当你成为领导以后,成功都同别人的成长有关;只有被领导者成功,领导者才能成功。”培育出具有积极习惯的部属,我们及我们的企业就走上了蓬勃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