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本来是一个工程学概念,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因此,想要设计好社群运营的顶层设计,我们就需要回归到互联网营销的本质上。
1993年,乔治·吉尔德提出了梅特卡夫定律。这是一个关于网络的价值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的定律,其内容用最通俗的语言来形容就是:企业连接的用户越多,企业就越有价值。因此,衡量企业价值的标准就是连接了多少用户,与多少用户产生强连接。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流量规模等于企业壁垒的理论。
同样的,我们把梅特卡夫定律运用到社群运营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社群的价值,取决于其能聚合多少量级的用户,并且与这些用户产生多强的连接。社群对于企业而言,就是为了实现连接更多用户,并与之建立更强关系的目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意识到,整个互联网运营的底层逻辑,其核心目的都是实现一个从流量到变现的闭环。不管是个人IP的塑造,还是营销模式的不断变革,都是为了更好地打通这个路径。因此,互联网及互联网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要先聚合流量,然后进行流量转化,最后完成变现。社群营销也不例外。
结合以上观点,我们追本溯源,用最底层的逻辑来看待社群运营,无外乎其核心只有三件事:聚合用户、用户教育、用户变现。
聚合用户:即完成用户引流工作,实现把目标用户聚合在一起,从用户关系的角度来解读,就是要与更多的用户建立连接,扩展弱关系。
用户教育:即实现用户激活和留存,从用户关系角度解读就是从弱关系扩展成强关系,建立价值连接,逐步实现关系从目标用户到铁杆粉丝的递进。
用户变现:即流量变现,也就是完成转化。这是一切营销模式的最终目的。
图2-1 社群运营逻辑
如图2-1所示,从用户引流、到用户激活、留存,再到最终的转化,其实就是企业在互联网上不断与更多用户实现连接,并通过一定的营销模式,将弱关系扩展为强关系的过程。这就是社群运营顶层设计的最底层代码,也是整张设计图的基本轮廓部分。同时,在接下来讲到的社群运营,也都是基于以上三个环节来不断扩展和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