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不足4年就成功IPO,平安好医生借助独特的发展逻辑和商业模式,依托自聘的超过1000名全职医生组成的医疗团队和3100家签约合作医院,搭建了以问诊为核心的一站式医疗健康生态平台。
2018年8月16日,平安好医生公布2018年中期财报,也是其上市之后首份财报。根据财报显示,平安好医生的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家庭医生和健康商城成为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
其中,家庭医生业务收入人民币1.862亿元,同比增长91.4%。家庭医生业务收入的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于2017年年底上线的新产品就医360在2018年的业绩显著增长,以及电子处方服务收入的显著增长。同时,家庭医生业务下的“1分钟接诊+1小时送药”服务也表现抢眼,已覆盖62个城市,合作药店达到4150家。截至2018年7月末,该服务已经覆盖了全国80多个城市。
健康商城业务贡献GMV达人民币15.6亿元,同比增长130.4%。健康商城业务的收入达到人民币628.2百万元,同比增长302.7%;毛利达到人民币63.9百万元,同比增长120.2%,如表3-6所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其健康商城提供约26.5万个SKU,覆盖中西药品、营养保健、医疗器械、母婴育儿及运动健身等众多品类。
表3-6 健康商城业务相关数据{右下角水印压字}
健康商城业务相关数据(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
2018年 | 2017年 | 同比变动 | |
GMV | 1557.6 | 676.1 | 130.40% |
收入 | 628.2 | 156 | 302.70% |
其中:货品销售收入 | 550.5 | 147.9 | 272.21% |
毛利 | 63.9 | 29 | 120.20% |
在这两大增长业务中,医药业务占了较大比重,且平安好医生最近在医药领域还有不少新动作,相继推出“一分钟诊所+一小时送药”等业务。由此可见,医药业务是平安好医生的利润增长源,还在不断扩增业务半径,这是否预示着平安好医生在医药部分会有新的布局和创新?借着2018年中报发布之际及近期的一些业务变化,动脉网记者与平安好医生副总裁兼医药事业部总经理汪坤先生进行了深度交流。
1.安心搭建一个药的平台
根据动脉网工作人员此前对平安好医生的战略解读,发现医药板块一直是平安好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主要收益来源,贯穿了健康商城、家庭医生、健康管理等各条业务线,通过2018年中报数据也能一窥端倪。
对此,汪坤说:“平安好医生的愿景是为每个家庭提供一位家庭医生,为每个人提供一份电子健康档案和一份健康管理计划。围绕这个体系,必须有医,有药,有数据信息。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和其他强化药品自营的平台不同,平安好医生是以合作的方式切入药品端,包括医药电商的运营,也包括与药店的合作。用户不希望天天跑医院,花三小时排队,看病只有三分钟,用户希望有家庭医生或者在线上解决问题,通过送药服务或者在就近药店拿到所需药品,这才是平安好医生‘发光发热’的地方,而不是仅仅做一个大体量的医药电商平台。”
对于平安好医生的医药电商来说,此项举措是形成医药闭环的必要环节,平台上的大药房都是与电商合作,而不是自己做大规模运营。在战略上,平安好医生永远定义为一个平台,希望通过合作的方式提高服务的可及性,而非亲自去做一个个小的垂直领域。
2.赋能医药行业,帮助其成长
既然定位于平台,平安好医生上线以来一直是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模式,它在线下没有重资产投入,主要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业务扩展。包括近期与药房合作提供的一小时送药服务、一分钟诊所的智能药柜,其目的是为了赋能线下,以此实现药店诊所化。
据商务部《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七大类药品销售总额为20016亿元,药品零售市场总额达到4003亿元,同比增长9.0%。虽然医药零售市场正持续增长,但消费者“买药难”和药店“找客难”的情况却依旧存在。
汪坤表示,“对于药店来说,最大的诉求就是能获得更多的利润。目前上市的四大连锁药店,其净利润率只有4%左右,利润非常单薄。现阶段的连锁化药店基本呈现出‘334’状态,即连锁的十家药店里有三家亏损,三家持平,四家盈利。即使把三家亏损店铺陆续关闭,是不是能预示着四家能盈利得更多,三家持平的都能盈利?其实并不是,这家连锁药店的市场占有率会下降,它的议价能力、采购成本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平安好医生赋能药店,通过我们的处方、医生的诊疗,帮助药店实现药品销售。由于我们不做重模式,希望可以更好地与药店合作,帮助它盈利。”
在产业赋能方面,平安好医生做了诸多尝试。其医药电商平台于2016年3月正式运营,截至2018年6月底,交易额达到15.6亿元。两年时间,医药电商的销售数据翻了几番。
线上有医药电商,线下平安好医生的患者管理也卓有成效。由于建有电子健康档案,根据患者的病历和数据,可以对其进行精准分析和精准营销。这不仅是患者关怀,对于药企来说也是对接产品的好渠道。
“在患者教育方面,我们也在联合药企进行一些尝试,现阶段获取的反馈数据非常好。”
3.解读“一分钟接诊+一小时送药”
“一分钟接诊+一小时送药”是平安好医生新的业务体系,提供了快速问诊和一小时送药上门的一站式服务。一小时送药是为了解决患者最后一公里药品配送的问题,计划下沉到三四线城市服务;一分钟诊所则是赋能药店和大企业,满足高效药诊服务。据2018年中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平安好医生合作医院超过3100家,其中三甲医院超过1200家,合作药店超过12000家,其中“一小时送药”覆盖超过4000家。
图3-5 平安好医生的一分钟诊所
一分钟诊所如图3-5所示。
“一分钟诊所是我们基于AI智能问诊+在线医生实时问诊推出的一体化智能药柜,{哪一年?}8月初开始全国推广,这是全行业首创的产品,与很多行业设计的自动零售药柜不一样,一分钟诊所可以完成医生问诊、开处方、拿药的服务闭环。同时,我们有大量的用户数据,与平安好医生APP结合,用户在平安好医生平台上就知道哪里有智能药柜,如何进行问诊和买药等。除此以外,我们合作的第三方和配送方都可以成为提货点,一分钟诊所的药品是与药店合作的,不是由平安好医生自营,这也是在赋能药企和药店。”汪坤介绍。
不仅如此,一分钟诊所还解决了药店无法24小时服务的问题。药监局希望药店可以24小时营业,但执行起来很难。每增加1~2个人,一年的成本就是十几万元,目前仅有极少数药店可以做到。一分钟诊所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诊所里有24小时实时在线医生,后续还会提供视频电话等服务,而且检查设备也会铺设在里面,目前已有血压计、体温计,后续还会增加其他医疗用品。
通过2018年中报数据可以看出,截至2018年6月底,平安好医生“一分钟接诊+一小时送药”服务已覆盖62个城市,合作药店达到4150家,截至2018年7月底,该服务已经覆盖了全国80多个城市,其中包括益丰、海王星辰、老百姓、国大等全国知名连锁药店品牌。
除了赋能药企和药店之外,一分钟诊所也是平安好医生服务于大企业的产品。目标是规模在千人以上的银行、传统企业和大型互联网企业,因为这些企业的员工健康成本很高,企业对于员工的健康管理往往更重视。
对于平安集团已有的保险大客户来说,一分钟诊所也能起到很好的增益作用。所有与平安养老险合作的大企业会形成一个资金池,员工生病、买药、住院都会用到,但过去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使用,去哪里使用。以后,合作企业员工身体出现小毛病,可以通过一分钟诊所问诊,结算和赔付通过平安的内部体系完成,优化了流程。“当然,如果他不是在一分钟诊所完成问诊,也可以通过平安好医生APP问诊买药,这些流程全部实现闭环。”
一分钟诊所并不是给所有人看所有病。据汪坤介绍,一分钟诊所目前可以解决60多种常见病,在旁边的药柜里放置了100种药品,基本可以覆盖常见病。对于一分钟诊所预设以外的疾病和用药,医生在线问诊之后,会建议患者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我们不敢滥开一些处方,乱给患者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同样提供24小时服务,主要场景都在药店,都是提供药品、问诊服务,我们难免会将平安好医生的一分钟诊所和美国CVS分钟诊所进行比较。在问及两者差异时,汪坤表示:“我们与CVS分钟诊所最大的区别在于拥有自聘的医生团队,可以实时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可以第一时间帮助患者解决问题。CVS分钟诊所的模式是聘请注册护士和实习医生搭配辅助决策系统来完成诊断,两者在诊断质量和效率上还是有区别的。”
4.更多尝试,赋能更多
除了“一小时送药”和“一分钟诊所”之外,平安好医生还将推出“万家药店诊所化”“互联网医疗+保险+药店”和“慢病管理”等计划,与药企合作打造“互联网+医药”新零售闭环。
药店本身是一个很好的用户场景,场景营销是医药品牌建设的关键因素,平安好医生试图与医药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医院和健康管理中心的用户场景。
药店诊所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据动脉网工作人员了解,“万家药店诊所化”计划就是专为此提出的。目前,中国约有40多万家药店,但是很多依旧是单体药店,不具备国家要求的执业药师资格。平安好医生想凭借着自有的互联网医院、医疗团队,以及互联网医疗流量,为药店赋能专业化服务和海量用户,打造生态闭环。
在其他方面,平安好医生的AI问诊已经与小米智能音箱、百度智能音箱洽谈了合作,未来可以直接通过智能音箱问诊,将场景定位到家庭端,这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通过与平安好医生的不断交流,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他们正在做非常多有益的合作尝试,包括在公告中提及的收购万家医疗,加速线下布局,完善线上+线下家庭医生服务闭环;与Grab就成立东南亚合资公司签订认购协议,进军东南亚市场等,都体现了一家大企业的格局与担当。
回归医药端,分钟诊所在美国已经出现多年,但在国内还是个新鲜事物,还面临着用户付费意愿、用户体验、患者教育、问诊成效等诸多挑战。关于这块业务的推进和尝试,动脉网也将持续关注。通过平安好医生的平台赋能战略,希望能真正解决医药企业的诉求,改善患者“排队三小时、问诊五分钟”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