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内部诊断

2009年春节过后,我接触了一家植物油公司,该企业的一个姓钟的总裁助理告诉我,有一家“大型”的策划公司也在与他们接触,而且已经给他们提供了合作建议书。我一听就没兴趣了,我说,“你找他们吧,他们比我们强大!”但这个钟总助却说,他们提交的合作建议书,管理层看了没什么感觉。他说他们公司有一个市场策划总监很欣赏我,所以推荐给了管理层,由此钟总助在与那家大策划公司接触没找到合作的感觉后就联系了我。

我倒是很感谢这个市场策划总监能欣赏我,毕竟他给了我这个机会。后来我与这个策划总监成了好朋友,他的名字叫曹克,现在我们还常保持联系。

但我还是为自己感到很冤。为什么很多企业在找了“大型策划公司”后没感觉了才找到我们双剑呢?难道是因为我们比他们小、比他们弱吗?

我相信这些企业在找过大型策划公司之后再找我们,大部分是出于两种情况:一是对方报价太高,或者没有领会企业方的真实意图;二是对方给出了一个初步的建议书,而企业没有从建议书里看到他们所期望看到的东西……所以,这种被那些策划公司热衷的建议书,往往把一个挺有希望的项目打入了冷宫!

在签约合作以前,我从来不给任何企业出具什么策略建议书之类的文件,那些具有规范模板的文本,对于一个明智的企业来说,可看可不看,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你还没支付一毛钱给策划公司,我不相信策划公司在没有对企业进行系统的诊断和外部市场调研的前提下,仅凭几天的酝酿就能给一家企业提供精准的策略建议,我也不相信哪一家企业会凭这份免费的建议书去进行市场实施。

所以,要胜过这些大型策划公司其实并非很难,只要让企业认识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又如何帮助他们获得。这个植物油项目也是,我只飞了一趟南昌,给全体管理层上了一堂简单的策划思想课,30分钟就把这家公司的管理层给吸引住了。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家植物油公司的大致情况吧。

江西南山植物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山植物油)是一家位于华中地区的民营食品企业,专门生产野茶油。合作以后我了解到,原来该企业在八年前就开始生产野茶油了,到今天全年的销售额虽然突破了亿元,但这个销售额的70%是由普通调和油贡献的,公司的核心产品野茶油,尤其是纯茶油的销售额只占了不到20%,市场仅局限在邻近三个省份。而该企业老板一开始就希望能在野茶油这个产品上创造点业绩,因为他认为野茶油将是行业未来的希望,也是普通寻常百姓餐桌上的必然之选。这个企业的管理层甚至还希望以健康油的概念杀入强势品牌控制的全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以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而谋求上市。

我接受这个项目之后,开始对这个企业的运作进行全方位诊断。我发现,除了公司在推广上的投入不足以外,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的核心诉求有问题。根据企业各种广告宣传资料,其核心传播诉求是“来自深山的木本植物油”,我觉得无论怎么看,这句话就是有问题。首先,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好坏,连我这个营销专家也搞不清楚,更不要说普通消费者了;其次,传播诉求对象既然是最终消费者,那么消费者最想要的是直接的利益,而不是产品知识,一个产品的核心诉求点如果需要向消费者进行深入解释两层以上的意思,显然是很失败的。

核心诉求点除了突出与竞争对手的差异点和消费者利益点之外,还必须带有明显的攻击性,一个产品的核心诉求越尖锐就越容易被消费者记住。这是我的感悟,也是我在策划项目中常用的一套准则。

我的策划就是这么怪,本来我完全可以就这个产品寻找一些卖点,然后创意一些传播手法形成一个传播方案,该投广告的就投广告,该做促销的就做促销,就像大多数传统的营销策划方案一样,但我还是喜欢自找麻烦,习惯性地走上了一条本来不属于我应该了解的信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