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下面一段的引文:“《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里就是把前面的“知其所止”具体化,落实到社会人生的几种基本关系上。
“穆穆文王”,穆穆,是形容词,庄严、森严,令人肃然起敬的感觉。“於缉熙敬止”的“缉”通“继”,连续不断的意思;“熙”指的是光明照耀,这个光明照耀不像我们这两天的太阳那么晃眼、晒人,而是如沐春风的感觉。成都有个春熙路,“春熙”,是春天的阳光,让人感到温暖,有很强的亲和力。“敬止”是举手投足间让人感到崇敬。这里说的是周文王很了不起,他有令人肃然起敬的魅力,让人感觉像春天延续不断的阳光一样温暖,同时浑身上下又透出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氛。周文王身上有一种敬天亲民的气象,这种气象正是大人君子应该学习、培养的。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不是要你背多少经典,肚子里面要装多少名句诗词,而是要变化气质!这是传统文化的根本。怎样变化自己的气质?变化成什么样的气质?就是要变化到“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这样大气恢宏的气质。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应该反省自己,每天起来在梳妆台上照照镜子,看我们自己的精神气质是一种恢宏正气呢,还是獐头鼠目一样的猥琐之气?我们一定要有这种反省和自我观察的能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这样逐渐变化自己的气质,让自己的心胸变得宽广,让自己的精神变得充实饱满,让自己的气质变得如沐春风般的温暖,这样出门以后,你就是人见人爱,大吉大利。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作为社会的基本关系,最重要的三个关系就是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平等地与他人交往的关系。不光是古人,就是现代人也逃不出这三重关系,也必须遵从这三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