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性

下一句是“坤作成物”。坤和乾之间是种什么关系呢?我们说乾一动而生坤。乾是大化无形、无迹无踪的,而坤是乾的功能体现;乾要想产生万物,都是要通过坤的功能来实现的,所以是“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简单理解,乾就是无形无相、无所不能的精神本体;坤就是有形有相、可触可摸的物质现象。这样一说,我们对“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似乎有了一种感觉,好像是乾在最前面,然后生出一个坤来,然后再产生万物。实际不是这样的,因为人的语言没法表达,才有了这个先后顺序的错觉。实际上,乾就是坤,坤就是乾。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我这里有个杯子,假设它就是宇宙的全体,它的精神性是通过它具体的形状表现出来的。比如杯子的盖子、底部、质地、外密中空的结构,里面金木水火土一系列的东西都在里面。如果要概括它的整体性,是概括不出来的,但是我们能感觉杯子的整体,它确实是在那里的。我们要认识杯子,只能通过它的局部所形成的现象一一来认识。印度寓言里面有瞎子摸象的故事,也是说明这个问题。要想知道宇宙的整体,想知道大象的全体,必须站在整体之外来看。但是整体是绝对的,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概括的,人也是不可能站在整体之外来观察。这样的话,我们就只能像瞎子一样到处去摸。摸到腿,就觉得象是柱子一样的东西;摸到鼻子,就觉得象是蛇一样的;摸到肚子,觉得象是一堵墙。这些具体的东西又不是全体,所以,我们要认识世界的本质,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们说,任何一个事物,不管是宇宙全体也好,还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也好,都同时具备精神性和物质性。精神性,就是乾卦所体现的特质;物质性,就是坤所体现的特质。

听到这里有人可能就会说,不可能任何东西都有精神性哦,比如石头,它哪有什么精神性呢?我们曾经讲了豫卦的六二爻是“介于石,不终日,贞吉。”想想看,如果石头没有精神性,蒋介石为什么会用石头来作为自己的名字呢?就是因为石头含有耿直、如如不动、坚强、硬朗的特性,所以老蒋才用这个来激励自己,把它作为自己的名字嘛。所以,石头也是有精神性的,但是,这个精神性又离不开石头这个物质形态。如果没有石头,就没有石头所体现出来的性质。

先秦时代的诡辩派公孙龙子就提出“白马非马”的观点来。公孙龙子说白马不是马,为什么呢?他说马是一个概念,而白马、黑马、黄马这些都是具体的物体,概念怎么能和具体的物体划等号呢?所以白马不是马。这话有道理啊!但它又没道理。它的道理是一种诡辩术的逻辑。如果离开了白马,离开了具体的五颜六色的马,你是找不到马的,连马这个概念都不会产生。马是一个精神性的概念,它必须在具体的物质当中才能体现出来。任何事物和它的概念,即事物的物质性和精神性,都应该是高度统一的。

所以,所谓的乾,是坤之乾;所谓的坤,是乾之坤。乾坤是一个东西,只不过是一个东西所呈现出来的两个方面,乾不离坤,坤不离乾。《易经》里面也有一些口诀式的经典语言,比如“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孤阴独阳是不能单独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