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评议
要想引导大家说出看法,就得给大家提供一个靶子。有了这个靶子,大家才能结合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去展开研讨。
事实上,同一件事情,你会发现每一个人想的都不一样。
我经历过一个实验:4个人在一分钟内围绕“新能源”这个词,把能联想到的词都写下来,一分钟内每个人大概都写了10个,你觉得会有多少个词是大家都想到的,答案是一个都没有。
这个实验曾经在一个30人的班上做了十遍,还是一样的结果。
你会发现人的差异真是太大了,而案例评议恰恰可以发挥不同人的观点和角度,帮助我们更好地从多个角度去梳理问题。
(二)及时点评
及时点评这点非常重要,这四个字重在“及时”,每个人发言完毕都希望得到大家的反馈,通过及时点评可以发现不同小组或小组成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老师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
对小组和个人的学习效果做出评判,以便学生自我反省和矫正。通过点评使学生明白哪些方面做得好,是应该坚持的,哪些方面有所欠缺,是应该避免的,让学员知道努力的方向。
(三)课后评估
课后评估属于反应层评估,主要看大家的感受,满意不满意,实际上是照顾情绪脑的一种方式。有的评估问卷是一张,有的评估做得很细,包括学员对课程及讲师进行评估、班主任或项目负责人对讲师进行评估。
(1)课程评估量表(学员对课程及讲师进行评估)
表3-4 课程评估量表(学员对课程及讲师进行评估)
课程评估量表(学员对课程及讲师进行评估) | |||||
评估维度 | 非常满意 | 较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非常不满意 |
1.讲师的授课表达能力 | |||||
2.讲师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 |||||
3.讲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清晰度、精准性 | |||||
4.讲师课堂互动引导氛围的能力 | |||||
5.讲师的整体授课呈现 | |||||
6.课程内容设计与课程目标的吻合度 | |||||
7.课程内容的易理解和易掌握程度 | |||||
8.课程的案例设计与分析思路 | |||||
9.课程重点内容时间分配的合理性 | |||||
10.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的指导性和启发性 | |||||
11.本门课程你印象最深刻的三个知识点 | 填空题 | ||||
12.对本门课程有哪些建议或意见 | 填空题 |
(2)讲授授课评估表(班主任或项目负责人对讲师进行评估)
表3-5 讲授授课评估表(班主任或项目负责人对讲师进行评估)
讲授授课评估表(班主任或项目负责人对讲师进行评估) | ||||
序号 | 评分项目 | 评分标准 | 满分 | 评估结果 |
1 | 内容准确性 | 对课件熟悉程度高,能灵活应用不同的讲授方式,重点、难点讲解精准到位(18~20分) | 20 | |
对课件熟悉,能准确无误地传递宣讲内容信息(15~17分) | ||||
对课件比较依赖,但能基本无误地传递宣传内容信息(10~15分) | ||||
对课件不熟悉,宣讲讲解有明显错误(5~9分) | ||||
宣讲讲解错误过多且影响听众认知,或讲授内容只是个人发挥,脱离宣讲需要(0~4分) | ||||
2 | 氛围互动 | 使用多种互动技巧(提问、举例、类比、故事、示范等)有效引导学生进入状态,调动氛围(8~10分) | 10 | |
使用部分互动技巧,有意识地引导调动宣讲氛围效果基本良好(6~8分) | ||||
使用一个或两个互动技巧,但不流畅或者效果一般(3~5分) | ||||
无任何互动技巧或技巧生硬,也没有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0~2分) | ||||
3 | 语言表达 | 表达准确流畅、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节奏得当、感情丰富有感染力(6~8分) | 8 | |
表达内容基本准确,有口音,节奏一般(3~5分) | ||||
口齿不清或口音重,表达生、硬词不达意、多次停顿(0~2分) | ||||
4 | 宣讲整体 | 有良好的开头和结尾,提示总结和内容过渡自然流畅(6~8分) | 8 | |
开头结尾平淡,整体较为流畅(3~5分) | ||||
开头结尾仓促,宣讲不流畅,各个模块无过渡(0~2分) | ||||
5 | 形象演绎 | 着装标准形象合规,精神饱满,能较好地运用眼神、姿态、动作、手势、表情,表达对课件的理解(6~8分) | 8 | |
形象基本合规,精神状态未有明显紧张,动作手势表情运用一般(3~5分) | ||||
着装形象严重不合规,精神状态紧张或萎靡,举止不自然(0~2分) | ||||
6 | 时间控制 | 准确把握宣讲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将宣讲要点讲解完毕(5~6分) | 6 | |
稍有超时或者提前结束的现象,但宣讲要点基本没有遗漏(2~4分) | ||||
超时或提前结束现象严重,或者宣讲要点遗漏过多(0~1分) | ||||
合计(总60分,48分及以上合格) | 得分 | |||
班主任评语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