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文所述,文化代表的是人类的习惯,是在人类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成功经验,而文化的作用也是帮助人类更好地、更持久地适应环境,帮助人类持续成功。
比如,广州人喜欢喝凉茶,普遍流行一种凉茶文化。当地天气炎热,凉茶可以消渴败火,调节当地人的机体与气候相适应,使人少生疾病、精神清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度过漫长炎热的夏季。这是凉茶文化的作用。
比如,中国北方讲究“春捂秋冻”,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养生文化,这种文化也是能够帮助北方人在春夏之交、秋冬之交减少疾病发生,保持身体健康。春天之所以要“捂着”,是因为北方的春天忽冷忽热、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剧烈,捉摸不定,而人们的肌体由于经历了冬天长期的寒冷,血管大部分处在收缩状态,调节温度的系统功能还比较低,只有适当多穿些衣服,才能适应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避免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秋天则正好相反,气温变冷的速度没有那么快,而人体在经历了一个夏天的高温以后,血管大部分都处在扩张状态,调节人体温度的系统功能比较高,没有必要快速添衣加被,这样更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更容易抵抗即将到来的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北方人深谙此道。
再比如,北京人讲究“贴秋膘”。据说是因为古时候人们常是以人体的胖瘦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很多人夏天没有胃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苦夏”,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夏天,身体就变瘦了,所以随着秋天天气转凉,胃口好了,这时候就该补一补。再有,马上要进入冬天了,这个时候多吃点有营养的食物,增加脂肪厚度,可以帮助人们御寒。
还有,中医文化中讲究“贴伏帖”、冬病夏治等疗法,都源于人类过去的成功经验,而这些经验与文化也确确实实起到了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人类之所以能够在强手如林的自然界生存适应并成为万物主宰,依靠的不是超强的体能,而是文化的力量。
人类跟动物相比本身并无太多机体上的优势,论跑跑不过猎豹、羚羊;牙齿没有鲨鱼锋利;想飞又没翅膀;力气比不过大象、犀牛。到目前为止,除了人类的大脑最发达外,在其他所有领域里面,基本上都有优于人类的动物存在,那为什么人类会成为万物之主呢?
因为动物的生存主要靠本能,它的成功与否主要仰赖它的天赋。如果一个羚羊生下来不会跑,跑得慢,那只有死路一条;如果鲨鱼嘴的颌骨力量不大,就不利于捕食,找不到食物,也就无法生存。而人类不一样,单个机体的天赋并不是最重要的,人类最重要的是靠文化,靠人类之间经验的不断传递、不断分享,一个人可以集成整个人类的成功经验,这是人之所以比其他物种强大的关键。一个人先天弱小、天性不足不足畏,可以通过后天学习,通过文化传承而变得强大。人不仅可以通过文化来集结整个“人类”的成功经验,还可以集体其他“类”的成功经验。比如说众所周知的“五禽戏”就是结合了动物界——虎、鹿、熊、鹤、猿的生存智慧。再比如古人讲要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连物品、生物和自然现象都可以学习。我们易经中“五行”就是对自然界中几个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元素的研究基础上,集结出的文化,用来帮助人们更好地从事生产生活,适应环境。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是如此,生理上的天赋只是一个基础,而竞争制胜的关键是后天学到了多少文化,文化层次高的人比文化层次低的人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