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范围的官方会谈结束后,大型的庆典活动在绿城工厂的总装车间召开,参加此次活动的有五千余人。
整个议程是这样的——上午开大会,午饭后是逛厂区,稍晚些在工厂的报告厅里有文艺演出。
时值六月中旬,天气炎热,绿城工厂总装车间里临时架起了数组大功率空调,但热度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多少。
舞台黄红相间,是标准的卡氏风格。舞台之下是黑压压的一片人,坐在前排的,有不少洋面孔。
主持人是从遥远的帝都请来的,美丽、端庄、大方,另外,英语水平一流。
和这位美女联袂主持的是鲍勃先生。未来,他是绿城工厂直接的汇报对象。
同声传译设在舞台的一角,随时可以把中文译成英文,并通过无线传送到那些老外配带的耳机里。
庆典活动开始后,卡特彼勒最大的老板道格大帝在远在美国的总部皮奥利亚坐镇处理更重要的事情,没有亲自过来,但从遥远的大洋彼岸发来视频,祝贺这次收购行动成功,并通过这个视频向他的新子民们致以真挚的问候和崇高的谢意。
在正式聆听圣谕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下这位操控着卡特彼勒商业帝国的道格大帝。
他的正式名字为Doug Oberhelman,中文为道格·欧博赫曼,于 1975 年加入卡特彼勒财务部,并曾在公司的多个业务部门工作或担任领导职务。
1995年,他当选为卡特彼勒副总裁和首席财务官 (CFO)。
2002至2010 年,他曾担任集团总裁,负责卡特彼勒的多个核心业务。在卡特彼勒任职期间,他曾在北美洲、南美洲和亚洲居住,并曾到全球各地旅行。
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大都会有在多个国家工作的经历。到了道格这样的级别,更是如此。
道格在2010年当选为卡特彼勒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CEO),然后一直任职至今。
道格1953年出生,已经是一位六十余岁的老人,他为这家企业已经奉献了四十余年。而他所管辖的企业比他更老,成立于1925年。
道格执政以来,曾经历过卡特最好的时候,也曾面对卡特严重下滑的业绩,这令他尴尬不已。
他担子很重,管理着比他还年长的一家企业,也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但他出现在任何公众场合,总是那样精神饱满,似乎不会被任何困难打倒。
这位财务出身的CEO对各类数据一定是非常敏感,但这又是一个不唯数据论英雄的人。他明白这些数据支撑下的各项业务对公司发展多么重要,所以他对质量、可持续性和创新尤为的重视。
也是在他任职期间,多年未曾更新的黄色圣经——行动价值观被加上了一个在此后被浓墨重彩的词汇——“可持续性”。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面对五百名员工,道格还做出了一件非常出格的事情。他脱掉鞋子走向讲台,穿着一双袜子完成了演讲。通常这种离经叛道的事情只会在谷歌、Facebook等这种新兴互联网公司发生。
卡特彼勒由于规模最大、业绩最佳,甚至最酷,这让他们一直倍感自豪。但近些年其陷入困境,已经不是什么新闻。
然而,这也是吃瓜的我们观察这家重型设备制造巨头的最好时机。
道格似乎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向全体员工甚至向全世界昭告——我要完成卡特彼勒的自我颠覆!
话说在收购绿城工厂的时候,道格和卡特彼勒还都处在最好的时期。
那个时候,也是我们的道格大帝最意气迸发的时候。
视频被投放在舞台上的两块LED屏上,从道格喉咙里发出来的字正腔圆的美国音还没被消除,雄浑的中国译音同时响起,震颤着车间的上空。
来,我们来欣赏下,道格大帝说了什么。也来看看,那些参会的大佬们都说了些什么。这些讲话通常是被精雕细琢过的。
对他们在这些公共场所的讲话进行解读,有助于我们了解今后卡兄在绿城工厂所施行的政策。
道格是这么说的:“欢迎加入卡特彼勒大家庭,今天的来宾有客户、员工、股东、政府代表,以及行业代表。很荣幸我们一同见证这一天,并衷心感谢各位在未来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
(这本是索然无味的一句开场白,但致谢的名单顺序却值得人玩味。先谢的是客户、员工,然后才是股东、政府代表,最后是行业代表。如果非要分出个主次,难免会让排在后面的人感到尴尬。但道格无意中说的这句话,做出这样的一个排列,应该显示出了卡兄对不同群体的重视程度。除了对客户的重视外,他们真的是非常重视员工的一家企业,本书的后面会用大量的事实进行说明)
“关于卡特彼勒公司,你首先要了解的是服务客户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绿城工厂加入卡特彼勒团队后将有利于我们为日益增长的中国客户群集中量身定制产品以满足他们的特别需求,特别是绿城工厂客户也可以从卡特彼勒广泛的产品和服务中获益。”
(客户是衣食父母,卡兄是把客户放到第一位的,在这一点上普天下的公司都是这样。这一段是说给客户听的,我把绿城收购了,不过你放心,以后不但绿城依旧会给你提供全套服务,哥也会罩着你)
“我们最初对绿城工厂产生兴趣,是因为你们的产品和稳健的增长机会使我们更深入了解到公司所拥有的优秀团队,和公司对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视。
我们知道,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我向你们保证,通过绿城工厂创始人和他的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将继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保持与中国客户间的紧密关系。”
(这段话简单道出了卡兄和绿城工厂相识相知相恋的一个过程。这些话语就像是耳鬓厮磨的情话,浪漫爆了有没有?话里也有许诺,是想让大家吃一个定心丸)
“其次,卡特彼勒十分重视自己的员工,今天让我们热烈欢迎来自工程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及其他领域的四千余名员工加入卡特全球采矿事业团队。你们奠定了绿城工厂成功的根基,希望你们出色工作,继续保持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
(对员工的褒奖是卡特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不久后你会看到,它是如何夸奖你,又是如何折磨你的。不,按照他们话说,是如何整合你的)
“最后要指出的是卡特彼勒公司在中国已经建立17家工厂,另外9家还在筹建中。通过这次收购,我们将为中国煤炭的开采事业,稳定增长和出口提供一个强大的平台,来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中国客户群的需求,打造业界领先产品系列和售后支持服务。”
(这20余家实体工厂已在我泱泱大国遍地开花。通过近40年的发展,卡兄已经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路子。其实啊,相较于收购而言,国人更喜欢你投资建厂)
“我们将继续在中国进行类似的重大投资。”
(把这句话进行过度解读,卡兄收购的大幕是否又要拉开了?只是后面发生的事实证明,不是这样的。)
“卡特彼勒在投资上不同于其他公司,我们不是仅仅销售设备,我们带来的是公司的整体业务模式。
通过我们的代理商网络,提供出众的支持服务,广泛的整机和发动机产品系列以及卡特彼勒金融和创新服务。今后,绿城工厂的产品将继续采取直销的模式。绿城工厂的客户将会在我们的售后网络中受益。作为中国忠实的老朋友,我们拉近与客户的距离,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我们每天都在为此努力奋斗。”
(道格和其他卡特人一样,身体里流淌着亢奋的黄色血液,对自己的公司非常自信且自豪。他们喜欢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介绍自己的公司、介绍自己的业务、介绍自己的销售模式……在夸耀自己的公司时,似乎用尽所有的溢美之词都觉得不过分。总而言之,他们是那样热爱自己的企业。
不过,道格也说了绿城工厂以后的销售模式,是直销。卡兄多年以来玩的都是代理商模式,直销吗?不能算是轻车熟路,甚至是卡兄致命的七寸之点,而这样的模式给绿城工厂的整合带来很大困惑。
最后,讲话又回到客户身上。是的,客户就是娘,没她都是在瞎忙。)
“此次收购,源于我们对绿城工厂、绿城工厂员工及中国市场尤其是采矿业继续走强的信心。再次感谢各位。”
(没想到,这句话一语成谶!
智者千虑,必有一疏。
又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照目前来看,卡兄当年对中国煤机持续走强的预判毫无疑问是错误的。为此,他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至于在对外的公关稿中,卡兄之前的措辞是这样的“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了信心……”然后会乌拉乌拉说一大堆。而现在改成了“尽管我们对市场形势无法准确预估,但是……”然后又是乌拉乌拉一大堆。对于中国市场,卡兄是这样的,就算你虐我千百遍,我待你依旧如初恋。
事实也是如此,你说它会持续走强,可是,有一天,它急转直下,你又该如何应对?
所以说,观一个人,不是看他站于高位时,而是看他处于低潮时。同样,看一个企业,不是看它顺风顺水,立于行业之巅时,而要看到遭遇挫败如何应对时。
本文会用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卡兄在行业形势急转直下时所采取的应对之法)
道格的话讲完了,真是群情激昂、振奋人心,让人没有理由不对绿城工厂的未来充满美好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