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篇”讲“攻守之形”,也是孙子的用兵哲学,先保全自己,然后发现、创造机会战胜对手。
企业在资源配置、资源使用、业务模式等方面也要以“立于不败之地”为核心原则,先活下来、赚到钱,然后再思考发展的问题。
这也是一种基本的商业思维,而非一上来就想用什么样的投入,获得什么样的回报,甚至先赔多少,获得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云云。
活着、持续的活着,才是企业最大的战略。
换言之,一个组织只有立足于“守”,才有“攻”的可能,才有“攻”的机会,当然,“攻”也是“守”的一部分。
立足于“攻守之形”的独特优势一定是基于内部独特的理念、组织而实现的。我们都知道,内部结构决定外在的功能、形态和性质。
所以,“形”既有本质上的实力、结构、制度、流程等,也有外在表现上的军事部署、排兵布阵之形。
营销外化之“形”,主要体现在品牌形象、产品之形、体验之形、包装之形、传播之形、场景之形、渠道之形、推广模式之形等。
品牌形象之形,要求有记忆点,一眼就明白,一下就记住,这是品牌资产积累的核心,也决定这传播成本。
产品之形,要求产品有特色,在使用体验上具有黏性,能够自带流量,比如泰山原浆7天鲜,连续喝三次之后,就会对产品产生依赖。
包装之形,要能够在混乱终端,或信息极大化的网上快速的被发现,快速说动购买者,形成交易。
传播之形,要通过一个个相关的场景,讲这一个个生动、精彩的消费故事,既抢占传播的“亮点”,又以顾客对号入座的方式发生购买。
渠道之形,通过渠道粉丝化,实现渠道商、行业媒体、相关人士对品牌、产品的关系,以带动传播。
俗话说,无特色不开店。
营销外化之形,一定要具有差异化、独特性,与同行业或同品类形成鲜明的差异,这样才能吸引关注,才能让别人进入你设置的议题中,才能产生“势”。
形与势,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有什么样的“形”,就能产生多大的“势”,就像同样是100人,这100人以方阵的形式向走过来,人们感受到的是气势;以进攻的阵形走过来,人们感受到的恐惧;如果三五成群像旅游一样走过来,人们没有任何感觉。
这就是企业重构“形”的重要形,没有“势”的形,在市场上产生不了任何影响,更别说卖货、成功了。
《周易·系辞》:“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孔颖达正义曰:“体质成器,是谓器物,故曰形乃谓之器,言其著也。”同书又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孔颖达正义曰:“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
可见,“形”的内部要素决定了外部表现,“形”之营销之用,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决定看得见的“形”有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所信奉的理念,一是组织的结构。
毛主席说,一支没有理论的部队,是不能打胜仗的部队。
理念是一个组织的灵魂,有一种精神和一套方法论激励着他们、指导着他们做事。
所谓结构,用“计篇”的内容来解释,就是“五事”中的“法”。
孙子曰:“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部队的组织、编制、职责划分与考核、模式(阵法)、制度条令和训练,决定了一个组织的战斗力、执行力和服务力。
一切与治军有关的事情都应该属于“法”的范畴,与“兵众孰强、法令孰行、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四个“校之以计”的要素相关,决定了一支军队的作战能力,其核心是将的能力。
从结构角度讲,就是要素的优化组合、协同与管理,这决定了外化的“攻守之形”,或说独特优势的稳定与战斗力。
史玉柱说,把3个亿的广告投入,做出30个亿的效果。这是要素优化组合的最佳效果,也强调要素强弱、实力对“形”的影响,用3个亿做出30个亿的效果可以,但想用300万做出三个亿或三千万的效果,则不能实现。
把要素、资源优化组合到最佳程度,协调到最佳状态,需要用一个方法把这些要素、资源快速集中起来。
一个企业将要素、资源快速调动起来的方法,可能是定位,也可能是产品、渠道力、传播能力等。
要素不同、资源不同,没有定法试用所有企业。大家都说,海底捞你学不会,其实江小白你也学不会,他的方法只试用于他自己,他的方法可以调动他的资源,放到你的企业,就不能将所有要素、资源协调到最佳状态。
可见,任何营销方法都不可能解决所有企业的问题。只有回到源点,回到自己的企业自身,才能找到优化资源的方法。
孔子在被困陈蔡的时候,问子贡:“你是不是觉得我博学多闻,无所不知啊?”
子贡说:“对啊,难道不是吗?”
孔子说:“吾之道一以贯之。”
夫子为什么博学多闻,不是因为他读的多,看的多,记的多,而是他把所有的东西用“一条绳子”穿起来了。
“攻守之形”的这条“绳子”是什么呢?
要从其定义中找答案。
孙子曰:“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这个定义与“势”的定义相对,因此无论是传本的“形”前“势”后,还是简本的“势”前“形”后,均未将二者割裂开,也就是有了今天广为流传的“形势”。
孙子曰:“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这两个定义上看,“积水”和“圆石”均为形,将形集中在决定点上,即千仞之溪或千仞之山上,然后发动攻击。
这里边的关键词是“千仞之溪”,这是一个决定点,是一个高度,就像一个品牌,你抢占哪个制高点,决定了你所发挥的势能。
由此可见,能够将要素、资源优化到最佳状态独特优势的方法就是这个“千仞之谿”的决胜点。
发现、占领“制高点”,并在制高点上“积水”,“以镒称铢”式的在这个制高点上压倒式的投入。
这就是“形”应用之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