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4.0的实现,其实就是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的实施。不同于德国当前已经实施的工业4.0计划,中国式的工业4.0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图,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中国的企业更好的进行调整、实施。中国工业4.0的行进路线分为4个步骤,这几个步骤相互衔接,最终可以让中国的制造业在10年内具备工业4.0的初步规模,并在30年内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第一步,定义未来关键词。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未来是什么样的一直没有被清晰的描绘出过,企业和政府都是为了发展而发展,为了创新而创新,并不知道要获得一个怎样的未来。因此在中国工业4.0路线图当中,首要的就是描绘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并且给企业一个清晰的关键词定义,为企业将来的发展确定好目标和方向。同时这个定义也是对政府规划的一种定义和限制,有利于政府更好的发挥引导作用。
第二步,解决四大难题。不管是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所面临的问题都是相似的,对于中国来说,需要解决的拦路虎有4个,分别是生产标准化问题、管理系统协同化问题、通信基础建设问题、网络安全问题。以往的生产标准主要是依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是这种标准都是具有局限性的,没有能够针对整个制造业制定的生产标准;而企业的管理系统虽然也实现了信息化,但是相互之间没有兼容性,你干你的我干我的,极大的限制了企业之间交流合作的可能性;工业4.0的一个基础就是信息的流通,但是工业体系本身是没有可靠的通信基础系统的,需要建立一个统一而且可靠的通讯系统;同时信息的交流还需要网络安全的保证,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中国工业4.0成为一种可能。
第三步,实现两化融合。所谓两化,值得就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中国需要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主要着力点,才可以真正建立中国式的工业4.0。事实上,从工业4.0本身的描述当中就可以看出其本质就是将工业生产和信息技术融合到一起,而工业化和信息化就是针对这种需求而进行的活动。只有不断的推动和实现两化融合,才可以让中国企业实现智能化的运作,同时从整体上实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第四步,实现网络协同的制造业发展。工业4.0体系的构建完全依赖于网络的协同,网络就像神经系统,让企业所扮演的细胞能够协作统一,并且实现宏观经济行为的调控和掌握。因此需要在前三步的基础上,推动实现网络协同。网络协同除了技术上的协同之外,更多的是企业思维习惯的转变,制造业的开放需要企业以更加主动、积极、自信的态度融入到生产网络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必然要做好网络协同的推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