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是否做私域,以及采取哪种私域打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于:你准备在私域中拿什么来盈利。
主要有如下七种盈利模式:
说明 | |
产品的复购 | 适合高频消费产品。 |
口碑推介 | 如果是低频、高毛利产品,则私域的盈利模式应该是推动用户的口碑推介为目标。 |
售后服务 | 比如汽车后市场,虽然汽车的复购率较低,但后续消耗较大,无论是维修、保养、保险、周边产品,还是抵押贷款、二手车服务等都有很大的空间。当然这是盯着车来的。如果盯着车主,那需求就更多了,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就是豪车毒。 |
业务拓展 | 这是多品类的打法,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延展,来实现高频交易和重复变现。 |
第三方服务 | 1) 广告服务。种草的一些公众号、自媒体号基本属于这一类。 2) 带货服务。带货直播、带货短视频、带货图文都属于这一类。 3) 综合性平台服务,包括平台、流量、数据、工具等等。 |
流量池交易 | 不是卖鱼而是卖鱼塘的一次性收益。 |
其它收益 | 如资本市场的估值、谈判筹码、其它影响力等。 |
私域做的好的企业,都会有一种冲动,从自身产品走向供应链整合,走向平台战略。他们的平台化之路,一般会先选择垂直多元化、然后是水平多元化,从点到线、到面、到体的升级。但是能否走向平台,取决于你对私域场的定位是怎样的、用户潜在规模和现实规模有多大。当然这个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不断突破定位、重新定位。
刚才谈的是大的私域变现——盈利模式。我们再谈一点小的——私域收割。
说明 | |
收割的时机 | • 核心取决于消费频率。生鲜,就可以天天收割。汽车保养5000公里收割一次。中间间隔时间太长时,就可以考虑由其它产品来拉动消费脉冲,让时间的波距变窄。这些产品可以是玻璃水、香薰、车载杯、净化器、汽车装饰吊坠、也可以是一些最新的汽车黑科技产品,还可以是特色水果、特色玩具等不太相关的产品。 • 影响因素:“从陌生,到熟悉,到信任,到成交”的火候问题。 |
收割的方法 | • 我们在很多私域里做潜伏,发现有些操作真的挺LOW,直接扔个产品链接或活动链接,几个水军在那里跳来跳去,然后就等着收获了。除非产品活动力特别强,否则我是无法想象它的结果的。 • 变现需要剧本:无论是朋友圈、社群还是短视频或图文类的自媒体账号,都需要有剧本的设计。优秀的变现,首先是个优秀的剧本。优秀的操盘人,首先是个优秀的编导。 • 给大家推荐一个“七步成诗剧本设计法”,以一个新产品上市为例。 1) 预热启动:保持悬念,只说概念、不提及具体信息,最多借外部力量做局部剧透。预热的核心在于培养和发酵用户的期待(对产品的期待、对价格的期待、对活动的期待等等)。 2) 造势拉升:通过抽奖凝聚关注度。中奖者成为种子用户,并推动用户产生内容。培养用户按照指令进行响应的习惯,点赞、评论、抽奖、晒单、开箱等等都属于这一类。没有形成用户响应惯性的社群或朋友圈,带货能力往往不理想。 3) 价值塑造:通过测评、常态价格、多维对比,建立产品价值和价格参照体系。 4) 促销驱动:促销活动+爬坡逼单,促销活动降低用户成本、形成占便宜的感觉,爬坡逼单营造购买紧迫感、形成害怕错过的恐惧。 5) 用户裂变:推动分销式裂变/推介式裂变/成交式裂变,他可以降低实际支付成本,我们则可以获取更多的传播和客户。 6) 阶段展示:过程中营造紧迫感。 7) 结果展示:结束后恭喜中签者(进一步强化占了便宜)和安抚未中签者。 |
收割的工具 | • 电商店铺:有赞、小程序、微商城等。这是线上货架。 • 直播:爱逛和看点都属于私域直播工具,在直播间里可以设计很多秒杀、拼团、砍价等各类营销成交工具。 • 快闪群:为了特定活动,快速拉起、快速变现、快速解散的群。 • 群拼:专门做拼团的工具,支持多种拼团模式,会更加灵活。 • 分销工具:像有赞很多工具都支持二级分销。 |
其实,现在的很多营销模式已经被技术实现了,新的模式也会快速被技术化。对于很多企业,一方面是模式创新,另一方面可能还需要技术补课。
私域运营有重投入的,也有轻投入的。究竟取决于哪一类,并不在于成本,核心取决于盈利模式。如果营收可以支撑,重模式可以创造更好的营收。如果盈利模式无法支撑,那就只能走轻模式。
这也就是为什么高毛利、刚需高频的品类,一般会倾向于重模式,而其它品类往往做个公众号、做个微博号、最多搞个抖音快手的原因。而有些企业虽然做重模式,但成本并不高,其原因就在于是原有人力资源的利用、手机设备的利用及其客情关系的低成本维护。比如拥有大量线下门店导购资源的,实质是对其闲置资源的再开发,并没有额外增加成本。
原来的轻运营,比较难的成交闭环。但随着小程序的成熟、社区活码技术的普及、二级分销技术的平台化、企业微信的推出、直播的崛起,以及内容模式和消费者习惯的养成,轻运营的交互和成交变得更加便利,这就为更多的企业做私域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轻运营的私域时代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