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0.2.1 若出现不合格,包括投诉所引起的不合格,组织应做到以下几点

a)对不合格做出应对,并在适用时:

①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和纠正;

②处置产生的后果。

b)通过下列活动,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以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避免其再次发生或者在其他场合发生:

①评审和分析不合格;

②确定不合格的原因;

③确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发生类似的不合格。

c)实施所需的措施;

d)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e)需要时,更新策划期间确定的风险和机遇;

f)需要时,变更质量管理体系。

纠正措施应与所产生的不合格的影响相适应。

10.2.2 组织应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下列事项的证据

a)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措施;

b)纠正措施的结果。

10.2.3 问题解决

组织应有形成文件的问题解决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a)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问题(新产品开发、当前制造问题、使用现场失效、审核发现等)的明确方法;

b)控制不符合输出所必要的遏制、临时措施及相关活动(见ISO 9001标准8.7条);

c)根本原因分析、采用的方法、分析及结果;

d)系统性纠正措施的实施,包括考虑对相似过程和产品的影响;

e)对已实施纠正措施有效性验证;

f)对适当形成文件的信息(如PFMEA、控制计划)的评审,必要时进行更新。若顾客对问题解决有特别规定的过程、工具或系统,组织应采用这些过程、工具或系统,除非顾客另行批准。

10.2.4 防错

组织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过程,用于确定适当防错方法的使用。所采用方法的详细信息应在过程风险分析中(如PFMEA)形成文件,试验频率应记录在控制计划中。

过程应包括防错装置失效或模拟失效的试验。应保持记录。若使用挑战件,则应在可行时对挑战件进行标示、控制、验证和校准。防错装置失效应有一个反应计划。

10.2.5 保修管理

当组织被要求为其产品提供保修时,组织应实施一个保修管理过程。组织应在该过程中包含一个保修件分析法,包括NTF(未发现故障)。当顾客指定时,组织应实施所要求的保修管理过程。

10.2.6 顾客投诉和使用现场失效试验分析

组织应对顾客投诉和使用现场失效,包括退货零件,进行分析,并且应采取问题解决和纠正措施,以防止再次发生。

在顾客要求的情况下,应包括最终顾客产品系统内,组织产品嵌入式软件相互作用的分析。

组织应向顾客并且在组织内部传达试验/分析的结果。

【理解】

(1)在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时,尽可能采用一些防呆措施,防止工作人员疏忽导致品质或安全事故。防错一般针对品质、安全问题,安全包括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2)在制定改善对策时,要用客户指定的方法,比如8D、5WHY,等等。汽车行业一般使用8D方式解决问题。

(3)在制定纠正措施时,要横向展开到相似的工序、产品、工艺。如果模具冲孔时断针,要考虑别的模具在冲孔时是否会断针,这种横向展开方法就是预防性措施。

(4)针对客户有保修要求,保修换回来的零件可能会成为NTF件(不易重现异常的零件),针对NTF件要变通检测方法,找到异常的原因。NTF零件要做好标示、隔离,保留检测记录,作为后续相似异常问题解决办法的参考。保修要有保修管理流程,客户通知、保修零件及工具准备、保修服务过程、保修后满意度调查等都要纳入管理过程。保修过程中,对于发现的问题或客户反馈的问题,保修人员要通过书面形式反馈给公司内部相关责任人,以便持续改善。

(5)纠正指临时对策,如返工、退货、换零件、报废、特采等。纠正措施指从4M1E(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制定的改善对策。预防措施指异常没有发生而采取的措施,横向展开,针对相似产品、模具、工艺的改善就是预防性措施。

(6)纠正措施指从根本原因去解决失效问题,比如工艺流程、材料、工艺参数、辅料、刀具、模具,等等。最低要求是要改善体系文件,针对体系文件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考核。比较好的改善是改善流程与工艺,采取防错法。“加强”“特别小心”“特别注意”这些字眼最好不要出现在改善对策中。

(7)出现客户投诉或客户使用现场失效,公司要前往现场进行检测、确认,并记录原始测试数据。异常品退回后,要再次进行检测、分析,追溯生产检测记录,找到异常原因,并把检测分析及原因分析结果报告给客户及内部相关部门。

【作用】

(1)只靠员工认真负责是不行的,因为员工也有疏忽的时候。如果员工疏忽了怎么办?只能用防错法。其实我们的管理系统也是一种防错法,只是大家各司其职,如果异常在某个点出现,流转到下个部门或下一道工序就可以发现,不至于流转到客户端造成损失后才发现。防错法的目的是把损失降到最低或不产生损失,因为出现异常往往会导致停止作业。

(2)品质、安全问题多的工序要考虑防错,如修改模具设计、增加工装、设备本身防错,目的是保证品质,保证员工安全,保证设备和模具安全,所以防错法的运用很重要。

(3)有问题就要改善,不管是内部发现的问题,还是在客户处发现的问题,不管是生产人员发现的问题,还是售后人员和客户发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要形成文件,制定改善计划,由专人监督落实。有问题不改善,客户会对企业丧失信心,企业订单会越来越少。员工也会觉得在这种企业做事没有成就感,做得辛苦,还没人配合,真正做事的员工就会越来越少。持续改善是一种无形营销,能够使企业做到无为而治。

【落地】

(1)来料异常,制程异常,成品异常,客户投诉与退货,过程出现特殊原因,内审、外审不符合,目标没有达成,主要异常等情况要由专人汇总,跟踪纠正措施,每周、每月检讨这些原因分析是否准确,对策是否有效,把分析结果公示。千万不要把跟踪纠正措施当作一种形式,应付了事。

(2)新项目立项时,就要评审工艺及模具使用的失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防错要求,在项目评审会上,工程、品质、生产部门要评审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在制定纠正措施时,尽可能采用防错法。比如员工下班经常忘记关灯、关电脑、关风扇。常规的纠正措施是制定办公室管理制度,明确要求下班关灯、关电脑、关风扇,并且就办公室管理制度进行培训。这样的制度有点用,但解决不了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员工不关灯、不关电脑、不关风扇就走不了,打不了下班卡,这种方法简单,不需要制定办公室管理制度,培训员工。

(3)做改善对策的思路,一是用防错法,二是工艺或流程改善,三是看板管理,四是稽核与问责,五是培训。

【模板】

(1)程序文件××-02-10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参见本书第二篇管代统筹二级文件】

(2)三级文件××-03-43 防错管理规定【参见本书第二篇研发工程部统筹三级文件】

(3)四级文件××-04-085 防错清单【参见本书第二篇研发工程部统筹四级文件】

(4)四级文件××-04-128 不符合报告【参见本书第二篇管代统筹四级文件】

(5)四级文件××-04-031 品质异常单【参见本书第二篇品质部统筹四级文件】

(6)四级文件××-04-032 品质8D报告【参见本书第二篇品质部统筹四级文件】

【成功案例】

三-10.1 降低砂粒不良攻关方案【参见本书第一篇“成功案例”第9个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