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润滑油能互联网+吗?

——新品牌用互联网+思维,几乎是缘木求鱼。

只要是做润滑油的就知道,别说新品牌,即使是“壳多美”谈客户,也要介绍产品,讲解功效才能打动客户。润滑油和手机、电脑不一样,电子产品有标准参数,对润滑油而言,单纯的参数指标几乎没有用处,即使现在,用仪器连等级都尚且难以检测出来,何况其它?

如果说产品难以描述还能解决,最大的难题就是“最后一公里”的服务:车主通过网络购买了机油,谁来给他换呢?如果是车主自己更换,修理厂一定会加工时费,这样算下来并不便宜;一些大品牌,则通过APP自动匹配终端来为车主服务,车主要提前预约,终端服务费由厂家返还,流程环节极其复杂。

中华润滑油打造了4年多的云店,就因为流程环节过多,效果就不是很理想,京东上的中华旗舰店,评论超过20+的就一款产品,很多还是0评论;而完全通过互联网卖油的小马快跑、韩泰没有撑过2年就看不到了。

不仅车主不乐于接受,对厂家来说,通过互联网销售也是把双刃剑,传统模式是按“批”发货,通过互联网是按“瓶”发货,虽然零售价高了,但还要单独包装、快递发运,甚至还要给终端服务费,落进口袋的并没有多少。

最要命的是,互联网上的价格,会直接影响到传统渠道的零售价,就拿龙蟠机油来说,传统上零售价300左右的SN产品,在淘宝上就卖109,双11甚至卖到89,还有礼品送,这样悬殊的价差,让终端无利可图。从2017年起,龙蟠虽然继续在淘宝上开店,但重心不在于此。

如果你只是想赚个零花钱,互联网+还是可以尝试下,但要想发展壮大,这几年里,还是不要考虑互联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