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卓越生产班组系统建设时,各企业面临的实际情况可能不尽相同,但却存在图4.31的共性机制构建框架。
图4.31一般制造型企业卓越生产班组系统建设架构
如图4.31所示,一般制造型企业卓越生产班组系统建设包括三大体制、十三大机制的打造。
(一)机制1: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不仅是为了发挥班组全体成员的智慧与力量,也是为了持续培养班组成员的职业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班组成员只有参与了具体的任务、活动,才能不断纠偏并优化自身对具体事物、工作的看法、想法和行动方法,才能快速成长。全员参与机制的构建措施有但不限于:
正式组建班组团队,包括团队名称、Logo、口号、人员在册备案、团队行政管理规则制定。
团队起航,包括起航仪式、人员任命、团队授旗、团队承诺等。
班组活动展开,包括5S、自主设备保安、班组专案课题启动与推进等。
班组轮值,包括公共区域的5S维护、检查,还可以涵盖班组生产过程的巡查确认等。
(二)机制2:班组级人才育成
班组级人才育成是班组其他机制得以有效建立与运行的必要条件,它包括班组长、班组的内部讲师和班组骨干的培养。班组级人才育成机制的构建措施有但不限于:
制定并发布车间班组组织架构表,以明确组织关系与接口。
车间班组岗位管理制度,以确定对某个具体岗位的行政管理要求及守则。
车间班组岗位说明书,以明确岗位的发展通道、目标、责任、权利、义务和任职资格等。
车间班组岗位竞聘、述职。
制定生产班组的内部讲师培养管理制度。
选定生产班组的内部讲师。
生产班组课程设置及培训计划制定。
编制生产班组的培训教材。
生产班组培训活动实施。
生产班组讲师管理,如评定、晋升等。
生产班组培训报告等。
(三)机制3:作业员快速复制
作业员的快速复制,不仅关系到用人成本,还能在短期内提升企业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作业员快速复制机制的构建措施有但不限于:
作业员快速复制管理制度确立。
组建作业员训练道场。
作业动作分解与标准化。
选定教练、师傅。
制定作业训练大纲。
制定训练计划。
展开作业训练。
进行作业训练评估、考核。
进行作业资格评定。
发放上岗资格证等。
(四)机制4:学习分享
分享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固巩、提升自我;二是帮助班组内其他成员同步提升。为达成这样的目的,学习分享机制需要保证以下工作能够高质量地开展:
● 制定学习分享计划。
● 制作学习分享报告,必须结合职场中的工作事例。
● 召开学习分享会,如事例是怎样成功或失败的、事例中存在哪些不足、后续如何改善等?
(五)机制5:目标管理
生产班组卓越与否的首要衡量标准就是其所取得的工作绩效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从目标管理的角度而言,如果一个生产组没有目标,可以认为这个班组是没有问题的。班组生产管理目标的设计与管理可参考第一章计划经营中有关年度目标所述,这里不再赘述。但在设计生产班组目标时,请结合实际情况,参考选用表4.15归纳所示的班组管理指标。
表4.15 班组常用生产管理指标
(六)机制6:责任承担
责任源于职责,始于承诺。基于表4.15确立的日、周、月、年班组管理目标,是生产班组全体成员工作意志统一的表现,每一位班组成员以目标为导向、全力以赴的职业化行为首先表现在承诺:达成管理目标、学习成长、持续改善。承诺是一种工作姿态、是一份责任担当、是一张协同契约,离开承诺,生产任务的完成、管理目标的实现就缺少了主动意愿保障。一个有效的承诺建议包括如下要素:
● 做什么?如具体的指标(见表4.15)、生产指令等。
● 目的是什么?如明白为什么而做?其价值和意义何在?
● 目标是什么?如人均产值100000元/月、良品率99.99%等。
● 责任人是谁?如班组长、作业员负责什么等。
● 何时完成?
● 奖惩如何?如任务奖金、符合劳动法律法规的过失性赔偿、表扬或致歉等。
● 谁来监督?
● 承诺人签认(承诺人即责任人)。
● 承诺可视化,如承诺看板。
责任承担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报告与反省。目标达成情况报告与反省、班组月度报告与反省、生产异常汇报与反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