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现状与目标(理想)之间的差距。问题永远存在。所以说永远都要去发掘问题并进行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现场人员需要一直在持续不断的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使工作变得更简单、更方便、更合理、更安全。
改善实施的要点:
◇ 改善前的现状(照片和数据)进行拍摄和记录;
◇ 根据现状的问题确定改善思路;
◇ 实施改善
◇ 确认过程效果
◇ 改善效果根据其他区域的需要进行横向展开
4、效果确认与考核评比
当现场6S进行整理、整顿、清扫的基础工作进行一段时间后,通常会有些区域做得好,有些区域做得不好或一般。此时应该怎样量化各区域的成绩,激起一个公平竞争氛围呢?怎么样能使做得好的优秀部门、改善者和他的改善能得到认可?怎么样让不够好的区域知道自己与理想的差距呢?需要进行检查、评价、考核、发表。
为了评价6S管理的实施结果是否真正解决了现场的问题,是否符合企业的期望和标准、是否还有可改善的空间,企业应该进行内部自我检查,即考核评比。
企业要想考核评比,必须先建立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操作性强的评分标准。
表3-26 某企业6S评分标准案例
区6S评价标准(生产区) | 预诊断□ 正式诊断□ | |||
部门名: 小组名: 组长: | 诊断参加者: | |||
评价项目 | NO | 问 题 点 | 评分 | 其他不符合事项记录 |
1.通道 | 1 | 生产装置及作业区域内通道线明确 |
| |
2 | 通道内无明显凸凹不平 |
|
| |
3 | 通道上无障碍物摆放或暂放 |
| ||
2.管理看板 | 1 | 管理看板格式符合阶段要求,各模块揭示的内容与标题相符,看板有责任人,板面整洁 |
| |
2 | 看板替换下来的资料保存完好(定点分类按计划阶段存放) |
| ||
3 | 记录内容真实,并按照周期进行更换(更换周期:1个月) |
| ||
3.办公区(含各类工作间) | 1 | 各类房间与门前区域都进行了管理责任者划分,有区域责任布局图 |
| |
2 | 休息室保持整顿良好,没有不要物 |
| ||
3 | 所有物品是按规定位置摆放(内部物品按分类摆放) |
| ||
4 | 所有的柜子外面标识与内部实物一致 |
| ||
5 | 书、文件、备品等物件有分类、有明确标识,且摆放整齐 |
| ||
6 | 垃圾筒、电脑、电话、饮水机等公共用品表面干净整洁 |
| ||
7 | 抹布、手套、安全帽等用后按要求摆放整齐,定置管理,并具有唯一性 |
| ||
8 | 日常消耗品的放置符合定置管理 |
| ||
9 | 门、窗及其配件无损坏、玻璃无破碎,并保持清洁 |
| ||
10 | 清扫工具定置管理、标识清楚、不落地 |
| ||
11 | 有区域清扫点检表,并按要求实施 |
| ||
4.库区管理 | 1 | 通道线明确、货架定位、有区域标识 |
| |
2 | 出库与入库的记录表状态良好,记录数据清楚及时 |
| ||
3 | 各种标识与现状的实物相符,没有差错 |
| ||
4 | 物品摆放整齐、使用方便,出库符合先入先出原则 |
| ||
5 | 有退货区、待修品、待检品区分 |
| 合计减分 | |
6 | 物品在仓库货架上摆放符合:重下轻上,同类同区原则 |
| 创意亮点改善案例 | |
5.工器具管理 | 1 | 运输工具的管理责任人明确 |
| |
2 | 运输工具清扫彻底没有积尘和污物 |
| ||
3 | 运输工具状态良好,没有功能残缺存在 |
| ||
4 | 运输工具定位标识与场地标识一致、具有唯一性 |
| ||
5 | 工器具分类定置摆放,标识清楚 |
| ||
6 | 工器具无破损变形或缺陷 |
| ||
7 | 精密分析仪器进行了精度管理,有检定标识(测量、计量类工器具) |
| ||
8 | 有工器具管理台帐,并定期进行盘点 |
| ||
6.配电设施 | 1 | 配电设施前无堆放物品,有禁放警示线 |
| |
2 | 配电设施外部有名称及功能标识 |
| ||
3 | 配电设施内的开关控制范围有规范的标识(禁止手写标识) |
| ||
4 | 隐蔽处的配电设施操作无障碍 |
| ||
5 | 电源箱的盖、门能正常开启和关闭,没有敞开门 |
| ||
6 | 照明设施完好有效,使用正常 |
| ||
7.现场(办公)、设备 | 1 | 有定点垃圾放置区,有明显标识 |
| |
2 | 有专用的垃圾收集容器,并有相应标识,明确责任人 |
| ||
3 | 设备周边无不要物(工具、配件、抹布、手套等) |
| ||
4 | 电线、电缆走线符合两平两直(平面、平行,直线、直角)的要求,没有临时乱接、乱搭、乱拉现象 |
| ||
5 | 公用设备的管理责任人明确,且有标识贴在醒目位置 |
| ||
6 | 长期不用而又没有移走的办公设备有防尘措施和识别标识 |
| ||
8.安全 | 1 | 工作服饰穿戴符合要求,劳保用品正确使用 |
| |
2 | 危险地区有警示标识及危机处理设施 |
| ||
3 | 消防设施定置管理、定期点检 |
| ||
4 | 消防设施前无障碍物,并规划有禁止堆放区(消防水炮除外) |
| ||
5 | 消防设施整洁完好 |
| 诊断组织效果 (加分0-3分)
| |
6 | 区域内没有明显的危险源存在 |
| ||
7 | 区域内有明显的逃生方向指示 |
|
在考核评比中,参加评比小组的人员一般由推行委员会(中高层的管理者)、推行办人员组成。中后期也可以选择基层管理者或员工代表参加。
评比的等级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有的企业用星级方式表达。如:五星、四星、三星;也有的使用A级、B级、C级方式表示;或者直接用分数代表第1名、第2名、第3名来表示。以上根据企业的习惯来定。
考核评比后,检查组应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典型问题提出改善建议。使各区域6S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