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踢好文稿送审前的“临门一脚”

俗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文稿写作可谓如履薄冰,稍不留意,就可能因不易察觉的细节毁了全局。因此,文稿起草后,在送领导审改、审定前,一定要细之又细、慎之又慎,从文章题目的第一个字到文章末尾最后一个标点,从首页到最后一个页面,都要严格校核,踢好“临门一脚”,确保万无一失。

在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失误有哪些呢?

1.字词短语差错

错别字、多字、漏字等问题,无疑是文稿写作中的低级错误。避免字词差错,并无多大技术含量,通过细心、细致、认真校核,就可以避免。但有的字词,文秘人员并不能准确识别谁是谁非,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即便细心、细致、认真校核也难以发现。比如:

(1)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稍微)。常被误当成“不如人意”来用。

(2)攻城略地,易误作“攻城掠地”。

(3)“度”与“渡”混用。“度”是指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用于与时间相关的意义时,一般用“度”,如“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欢度新春”;用于与空间相关的意义时,用“渡”。如用于有人为因素的意义,用“渡”,如“帮助中小微企业渡难关”;没有人为的因素,则用“度”,如“安全度汛”。

(4)截止与截至混用。“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一般用于时间词语之后。例如报名工作已于昨日截止。“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后面须带时间词语。例如截至目前。

(5)决不与绝不混用。“决不”强调主观意愿上的坚决否定,以明示决心。例如无论条件如何艰苦,我们决不退缩。“绝不”强调客观上的完全不可能,以表示否定。事情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诸如此类的易错词汇还比较多,需要文秘日常加以掌握和留意,避免因知识欠缺而出错。

2.标点符号误用

文稿的标点符号虽小但很重要,如果标点符号误用,轻者语句梗塞,重者改变语义,后果十分严重。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标点符号非常容易误用。比如:

(1)公文文号使用,年份外的符号应该用六角括号〔 〕,而不应该用方括号[ ]或方头括号【 】。例如[2022]1号、【2022】1号。正确的用法是:〔2022〕1号。

(2)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的错误,书名号或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例如我喜欢看《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正确的用法是:我喜欢看《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

(3)同一形式括号套用的错误。同一形式的括号应尽量避免套用,必须套用括号时,应采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例如加快推进背街小巷环境整治。(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正确的用法是:加快推进背街小巷环境整治。[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4)书名号内用顿号表示停顿的错误。书名号内标示停顿时应用空格。例如《××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稳定工业增长的意见》。正确的用法是:《××省发展改革委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稳定工业增长的意见》。

3.版面格式不规范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对于需要印发的公文来说,版面格式必须符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等相关规范要求。对于领导讲话、工作汇报等领导个人使用的文稿,可根据领导个人偏好适当调整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公文标题。易出现公文大标题字体错误或加粗的现象。应为“二号小标宋”,一般用“二号方正小标宋简体”代替,不加粗。

(2)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35mm,红色小标宋体字。联合行文时,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文件两字在其右侧。

(3)签发人。只有上行文才需注明签发人,“签发人”用3号仿宋 。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签发人姓名使用3号楷体。

(4)正文字体。易出现全文为黑体、宋体等字体的现象。正文字体应均为“三号仿宋”(除文中标题外),不加粗,一般用“三号仿宋GB_2312”代替,不能用其他字体。

(5)页边距。易出现边距随意设置的现象。公文页边距应为:上3.7厘米,下3.5厘米,左2.8厘米,右2.6厘米。

(6)行距。易出现行距不对,尤其是公文大标题行距过大的现象。公文大标题及正文行间距应均为固定值28磅,且段前、段后应设置为0。

(7)两端对齐。易出现右端或左端不齐的现象。正文应设置为两端对齐。

这里仅简举几例,公文中易错之处还有很多,文秘平时可以多收集、学习,切莫因小失大。

4.装订错误

在文稿本身无误的情况下,在印制或打印过程中,也可能发生错页、漏页、多出空白页、纸张破损折叠等情况,在送审前,一定要仔细检查、通篇翻阅。

此外,还要根据领导的个人喜好特点,灵活选用双面印制还是单面印制,以及选用订书针、别针、夹子等具体某种装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