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问的方法处理问题注意不要问偏了方向,要紧盯目标,步步深入。有这样一个案例:A领导在主持公司管理工作分析会时,一名部门经理提出:“现在,我们部门员工的执行力越来越差,如何应对?”
A领导:“具体表现是什么?”(A领导没有问为什么执行力越来越差,因为如果这样问,回答起来不太容易,改成现在的问法就好回答一些。)
部门经理:“主要是我们做出的决策,员工在贯彻时不尽心尽力。”
A领导:“不尽心不尽力的原因是什么呢?”(A领导在用启发的方式问。)
部门经理:“这个原因我也说不太清。”(此时,问与答似乎陷入僵局。)
A领导:“想一想,你在执行你上级的决策时,什么情况下最有劲儿呢?”(A领导立即打破僵局,提了一个与此有关的更容易回答的问题,说说自己的体会,总比猜测别人的心思要容易得多。)
部门经理:“我感觉执行上级领导的决策,最有劲儿的情况是自己非常清楚这个决策的目的和方法。”
A领导:这个感觉有道理,还有吗?好好想一想。(A领导没有说这个感觉对不对,说有道理,也是对回答者的一种肯定,同时,他还在进一步地启发这个部门经理。)
部门经理:“哦,还有一点,就是我们也参与了决策讨论的决策,执行起来也没问题。”
A领导:“再想一下,还有吗?”(A领导在穷尽问题。)
部门经理:“还有,执行的结果,对自己产生的利益较大时容易产生执行动力。”
A领导:“很好,还会有没有想到的吧?”(A领导使出了赞美的武器,并寄予了期望。)
部门经理:“再有,也就是多在执行中进行沟通了吧?”看来这个部门经理,真的是想不出来原因了。
A领导:“你谈的感受很有价值,在你看来执行不好,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不清楚决策的目的意义,也就是说决策的宣贯问题;二是下级对上级决策的参与度低;三是没有讲清执行决策与获得个人利益的关系;四是执行前、执行中沟通不够。你看,我这样总结对不对呢?”
部门经理:“是的,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也受到很大启发,如果按你总结的方法做,一定会使执行力有较大的提升。”
A领导:“王经理(上述的部门经理)说得很正确,给了我很大启发,非常感谢。在今后的决策及执行中,没有特殊情况,我们都要采用四步工作法:
“第一,决策前征求执行者建议。
“第二,执行开始前要把决策的目的意义讲清、讲透。
“第三,讲清落实决策与提高效益,增加执行者价值的关系。
“第四,加强在执行前、执行中、执行后的沟通,努力消除执行思想障碍。
“大家有什么意见?
“……”
在发问中应时刻注意问与答者彼此思维的走向,使提出的每个问题不脱离找出问题根源、挖掘解决办法这个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