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
【详解类引】
这句是说水攻不如与火攻的特点。
故以火佐攻者明。
梅尧臣注说:“明白易胜。”
张预注说:“用火助攻,灼然可以取胜。”
也就是说,用火辅助攻击的,明显的可以取胜。
以水佐攻者强。
杜佑注说:“谁以为冲,故强。”
梅尧臣注说:“势之强也。”
张预说:“水能分敌之军;彼势分,则我势强。”
用水辅助进攻,攻势可以加强。
这里孙子也强调是无论火攻,还是水攻,都是辅助性的进攻手段,不是主要或必要的进攻手段,也就是说,具备条件则可以使用。
为什么说火攻必水攻强呢?
水可以绝,不可以夺。
曹操注解说:“火佐者,取胜明也。水佐者,但可以绝敌道,分敌军,不可以夺敌积蓄。”
绝,是隔绝之意,杜牧注解说:“水可以绝敌粮道,绝敌救援,绝敌奔逸,绝敌冲击,不可以水夺险要积蓄也。”
夺,是剥夺、去除之意。
也就是说,谁只能阻断敌人的道路、救援、冲击、逃跑,却不能把敌人积蓄的粮草、兵器之物毁掉。
春秋末期,智伯带领韩魏两家攻打赵家,将晋城围困了三年,后引汾河水淹晋城,没能得逞,结果赵家派人联络韩魏两家,三家联手将智伯干掉,最终韩赵魏三家分了晋国。
抗日战争时,蒋介石决花园口,不但没有挡住日军,反而淹死许多自己的老百姓。
但水攻也有成功的战例,白起拔鄢,拦坝蓄水,引水灌城,水淹赵将贾偃两万人马;王翦、王贲父子带兵灭楚,久攻不下,王贲掘黄河大堤,水淹大梁城。滚滚黄河水涌入城中,大梁城很快就成为泽国,三个月后,被河水浸泡的城池屏障基本上已经毁了,魏国的末代君王假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