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元社会结构的出现

人民大学教授包政在《企业的本质》中说道:“随着家庭经济的动摇和瓦解,家庭中的社会责任和功能,转移到了工商企业或各类机构之中,形成了现代产业社会。”也就是说,企业出现颠覆了原有以家庭(宗族)为基础的政府、家庭、个人传统三元社会结构,形成了以政府、企业、个人三足鼎立的新三元结构。美国学者梅奥(George Elton Mayo)在其名著《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中也谈到了这个问题:

“在这种比较简单的社团里(注:家庭或族群),每一个人了解不同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职能,而且多多少少是参与这些活动和职能的。家庭和亲属关系(真实的或是假定的)的纽带把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社会机会联系了起来;有效的合作能力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种情况并不单纯是社会有力地控制着个人,相反地,社会规范和个人愿望在一切实际的目的下是一致的。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参与社会活动正是由于他的主要的愿望是要这样做。勒普莱所观察到的现代的和具有充分特点的工业社团却完全相反。在这些社团里,他见到了广泛的社会混乱;社会规范的权威无人理会;亲属的联系已不再有效,和平和安定的能力确是在销蚀。……勒普莱感觉到工业社团突出的特点是在于它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混乱的场合,在这场合里,人和人、团队和团队之间有效的了解丧失了,因之自动的和有效的合作也随之丧失。”

中国传统上极为重视婚丧嫁娶,是因为中国原有的社会基础机构是宗族,宗族以血缘为纽带把族群链接在一起,称呼、礼仪乃至各种仪式都丝毫不乱。当我们进入了工业社会,一切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举个例子,在今天的社会中,越和城市生活接轨的人对婚姻这件事情就越不看重——西方社会中两个人同居很长时间,有了孩子还不想着结婚;中国社会的大城市里,在要孩子之前往往还需要一张结婚证,但绝不像父辈那样重视婚姻;在偏远农村,婚姻就显得非常重要,婚礼仪式复杂、讲究繁多。

百年以前,中国人大量的时间是在家中或者祠堂中,和自己的家人、同宗或同乡打交道;现在大量的时间是在以企业为主的各类组织中,和没有亲缘关系的陌生人打交道。每天上班是这样,孩子上学也是这样——以前小孩子上学是在宗族祠堂里面上课,由宗族里面有学问的人来教,现在则是在学校里面,由五湖四海的陌生人来教。周六日上个补习班也是和各种企业机构以及陌生人打交道。可以说,以企业为核心的组织社会已经完全取代了以家庭为核心的传统社会。

如果用描述电饭煲本质的句式来描述企业的本质,也许可以说:“企业的本质是取代原有家庭组织模式,以获得更高的社会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