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里茶里都是她

当然,复卦不止“一阳来复”的意思,在复卦的彖辞里还有“反复其道”的意思。我们的学修也不能仅止于一阳来复,如果就此停止不前,这一阳就不得生长,很快就又会回到纯阴的状态中去。所以,我们学修还要“反复其道”,要反复学、反复修、反复行。

儒家复性的功夫,就是从一阳来复到六爻全阳的全过程,目的是要达到“至诚无息”的状态。“不息则久”即生生不息,从这一念开始,就会有下面一系列“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只要我们“不息”,不让最初这一念之诚停息下来,自然有后面一系列的好结果。

一般人以为,打坐做功夫要无念,要什么都不想、一个念头都没有。错!如果完全没有念头,禅宗里面叫“黑山鬼窟窿”,什么都不知道了,就和睡大觉一样,是无用的修行,甚至会得愚痴之报。打坐修行必须要在一念之诚上下功夫。这个一念之诚,它没有喜怒哀乐,只是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自己的一切起心动念。你明白了儒家在一念之诚上的功夫,也就明白佛家所谓的觉照功夫、念头功夫。复卦说“反复其道”,就要不断反复地在这一念之诚、一阳来复上下功夫。

记得我女儿刚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天突然问我:爸爸,怎么办啊?我说什么怎么办啊?前一阵我在书院讲《易经》,她不知道在哪里听说《易经》是可以算命打卦,就说:爸爸,给我打一卦吧。我说你小小年纪,打什么卦呀?她就说:我已经上初中了,看看学习还能不能跟得上?我对孩子从小就实行“放羊式管理”,一般都不怎么管她,她也没有上过任何的课外补习班,从小自理能力比一般孩子要强些。可到了初一的时候,她发现全班只有她一个人是这样的状况,其他同学都上了什么奥数班、英语班等这样那样的班。和周围同学一比,她就有点心虚,怕自己学习跟不上了,就让我帮她打一卦。我跟她玩儿啊,就起了一卦,正好就是复卦。

我就说,你看这个复卦,就是讲“一阳来复”、“反复其道”。以前你年龄小,成天只知道玩儿,从未想过学习,今天终于想要好好学习了,这就叫“一阳来复”。你怎么才能学得好呢?那就是“反复其道”,要不断地积累、巩固,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反反复复,就会学得很好。复卦是很好的卦啊!你看卦辞说:“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亨者,通也,一阳来复以后,就能够畅通无碍。过两天冬至要到了,复卦代表的就是冬至之卦,表示一阳来复。因为过了冬至,大地的阳气开始慢慢升起,很快就会进入春天,三阳开泰,那时就阳光明媚,百花开放了。她听了很高兴,后来也真的很懂事,没让我们多操心她的学习。

其实,一切的学修都是如此。我们在座的也有学净土的朋友,念佛要怎么念?印光大师说过要真信、切愿、力行。真信切愿我们就不多说了,力行是什么?就是真真切切地把一句佛号念到底,不断地念下去,要全身心靠在这六字洪名上,让他带你离苦得乐。印光大师说要一句顶着一句念,要绵绵密密、不间不断,这也是在讲“反复其道”啊!

修净土如此,参禅同样如此。虚云和尚说,参禅贵在功夫落堂。什么叫功夫落堂?就是参话头的时候,也要绵绵密密、不间不断,吃饭睡觉都处在“参”的状态。你被这个话头抓住了,进入了“参”的状态,想放都放不掉,如影随形一般,这就是功夫落堂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像过去形容得了相思病的人,我的个小冤家,饭里茶里都是她!无论你做什么,都被这个话头缠住,欲罢不能,吞不进吐不出。这样一旦因缘成熟,或是自己一念豁开,或是外界风吹草动、触着碰着,你就会在一刹那打开本来,破参开悟。所以,参禅也是要“反复其道”,用《中庸》这里的话来说,就是“不息则久,久则征”。

现在国学热,讲四书五经的老师也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当学问来研究,充其量讲到圣贤的不同境界,觉得好高远啊!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是,如果不落实到功夫上来讲,大家仍然没有下手处。要讲功夫修养的话,就必须要打通儒、释、道才能有所体会,但这样的人就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