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程建设过程中,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问题是常见的挑战。许多业务部门因忙于日常业务而不愿参与流程建设,导致流程工作推进困难。针对这一问题,两位老师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一)业务部门参与度低的原因分析
(时间 26:06)
金国华老师指出,业务部门不愿参与流程建设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 “部门墙” 现象。跨部门协同问题突出,但业务部门的绩效指标往往只关注本部门目标,缺乏对端到端流程的责任。此外,许多企业在流程建设中存在 “大而全” 的误区,追求体系化建设而忽视实际业务需求,导致流程工作与业务脱节。
(二)提升业务部门参与度的策略
1.聚焦主要矛盾,小范围试点:金国华老师建议,流程建设应从小范围试点开始,选择与当前业务最相关的核心指标作为切入点。例如,针对研发周期过长或交货不准时等问题,集中资源进行流程优化,快速体现价值。
2.与经营指标结合:流程优化必须与经营指标挂钩,通过解决具体业务问题来获得业务部门的支持。例如,围绕提升打样成功率这一指标,梳理相关流程,带动组织、授权、绩效等多方面的改善。
3.跨部门项目组推动:流程的天然属性是跨部门的,因此必须采用项目组的方式推动。金国华老师强调,不能将流程建设任务分割给各个部门独自完成,而应成立跨部门项目组,共同负责流程的设计和优化。
张国祥老师补充道,解决业务部门参与度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责任。他提出 “业务经理就是流程经理” 的理念,将流程管理职责纳入业务部门负责人的岗位职责中。通过培训使业务部门理解流程管理的重要性,并将流程执行与绩效考核挂钩,确保流程落地。
(三)流程管理在实际推进中的难点与误区
(时间 12:51)
实际推进中,企业常陷入急功近利误区,仅关注流程文件梳理而忽视管理体系建设,导致流程成为 “孤岛”;部分企业将流程简单等同于制度标准化,高层虽设 “流程年” 却缺乏实际投入,业务部门因绩效指标与端到端流程脱节而参与度低。此外,流程设计易脱离业务需求,未与研发周期、交货率等核心指标挂钩,且存在跨部门协同不足、过度依赖专业概念导致执行复杂等问题。部分老板固守 “土皇帝” 思维破坏流程,基层则因流程与经营脱节丧失信心,最终使流程价值难以体现。
(四)流程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及实例分析
(时间 16:18)
流程管理是企业基础能力,如同 “修高速公路”,能系统提升运营效率。华为通过 IPD、LTC 等端到端流程成为标杆;汇川技术、西贝、海底捞借标准化流程增强竞争力;宁波恒州贸易与山西建邦集团通过整体流程体系建设,实现绩效提升与行业地位突破。其核心价值在于以客户为中心拉通跨部门协作,将组织、授权等要素集成于流程,解决企业内卷与低效问题,而成功关键在于与经营指标绑定、责任到岗及体系化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