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实战问答与行业洞察:从具体问题看底层逻辑

(一)白酒宴席渠道:关系与利润的平衡

有观众问:“白酒打宴席渠道,用主线产品好还是宴席专属产品好?” 许翔从商业本质回答:“这取决于你的资源。主线产品利润低但名气大,宴席专属产品利润高但需要渠道分润和客情关系。如果关系够硬,就推高毛利的定制酒;如果关系薄弱,只能靠主流品牌,但要面对价格透明的竞争。核心是看你有没有能力做价格不透明的生意,而不是单纯比较产品类型。”

(二)私域运营:高毛利品类的专属战场(时间011201

关于快消品是否适合做私域,许翔指出:“私域适合高毛利品类,比如护肤品、高端食品,因为它们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支撑运营成本。大众快消品毛利低,做私域很难盈利。当然,如果是针对特定人群的细分品类,比如高端母婴产品,私域还是有价值的,但需要结合品类特点设计运营策略,比如宝妈群体可以通过育儿内容引流。”

(三)外资快消品:没有绝对优势,只有适者生存

对于外资快消品在国内的发展趋势,许翔认为:“外资和内资没有绝对的优劣,关键在于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是否强,是否以消费者为核心。市场上有发展好的外资品牌,也有没落的;有崛起的内资品牌,也有倒闭的。挑战在于多渠道的复杂性和媒介去中心化,企业需要有敏捷的反应能力和组织适配性,这对所有企业都是公平的考验。”

(四)胖东来现象:不可复制的地域 IP(时间010504

针对胖东来的火爆,许翔保持理性:“胖东来是许昌市政府托举的网红 IP,它的模式很难复制,因为其他城市不会以全市之力支持一个连锁品牌。永辉、步步高模仿胖东来,效率很低,因为缺乏地域支持。胖东来满足了许昌 90% 消费者的需求,但其他地方的‘胖东来’不一定能满足当地需求。这是一个阶段性的网红话题,回归本质还是要以消费者为中心。”

(五)名创优品与线下零售趋势分析(012608

从名创优品自身运营看,国内市场面临挑战,内地同店 GMV 出现下滑,闭店率有所上升。但通过战略调整,如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开大店,推行 “超级门店” 战略,探索快闪店、机场店等新业态,升级渠道与店形。同时,在 IP 联名上拓展宠物用品、二次元等新领域,以提升品牌吸引力与市场竞争力。

海外市场是名创优品增长亮点,海外门店数量持续增加,营收增速明显高于国内。其通过产品差异化,依据不同国家对 IP 喜好开发产品;构建本地供应商网络,贴合当地消费特点;采用营销差异化,借助本地社交媒体、网红营销;实现人才本土化等策略,在海外市场取得不错成绩。

从线下零售整体趋势而言,线上线下融合愈发关键。名创优品也需顺应此潮流,线上为线下引流,线下作为体验与服务场景反哺线上。此外,以产品创新和消费体验为核心成为趋势,名创优品通过不断推出新 IP 联名产品,打造独特购物场景来满足消费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