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家企业培训生培养的经验中发现,培训生的共性培养痛点可以总结为如下方面:前期流失率高、陪练的有效性低、在无差异培训中迷失方向。
1.前期流失率高
工作环境、薪酬待遇、职业发展受限是培训生离职的高影响因素,随着00后培训生的到来,生活和工作的不平衡、职场中冲突管理不当,甚至工作餐、住宿环境不佳等,都是高频的离职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培训生的前期流失率高,根据数据显示化工行业培训生的离职率第一年离职率高达60%。
面对培训生前期流失率高的问题有如下3点建议:善于搭建发声舞台、打造内部培训生团体的情感寄托、勇敢的优胜劣汰。当代年轻人对工作环境的期望最重要的一点是,希望得到尊重的同时得到关注,因此善于搭建培训生发声的舞台可以帮助培训生获得关注、得到认可,并且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声音得到了被聆听的尊重。导师制的建立、师兄师姐交流会等方式,都是打造内部培训生团体情感寄托的方式,让培训生在组织内找到自己的“小组织”,可以更好地获取资源、寻求帮助和找到超越同事情的情感寄托。
在面对培训生的前期的高流失率时,很多人力资源工作者尽最大努力挽留,甚至不惜放弃选拔的基础原则。优胜劣汰就是希望提醒人力资源工作者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候,仍需要把握组织的原则性,对于价值观不匹配或者过程不胜任的培训生,应该勇敢地接受他们的离开甚至主动淘汰,因为人力资源的使命应该是为组织匹配合适的人才,而不是为了数量而放弃质量一味地追求留存率。换一角度说,如若价值观不符的员工,即便此时可以挽留下来一段时间,终究还是会离去,或者是无法成为组织重点培养的对象,无疑是一种组织资源的浪费。
2.陪练的有效性低
在培训生的培养过程中,该有的培训方式都做了,但是培训生最终的业绩完成情况却不尽如人意,陪练过程中付出了人力物力,但是有效性很低,此时人力资源工作者需要在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比如教练团队、培训方式、锻炼载体等。教练团队是对培训生最近影响的存在,因为教练的选拔、陪练方式培训需要着重考虑。敢于相信年轻人,把培训生放在项目中锻炼,是可以帮助培训生快速成长的重要措施。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学员的接收非常有限,最好的训练方式莫过于实操,因此采用PK比赛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培训,将被动接受转化成PK赛的胜利而主动学习的“以考带训”方式,可以让必备的知识训练更加牢固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习效果更佳。
3.在无差异培训中迷失方向
培训生毕竟是涉及多个不同序列的人员组成的,个体的工作的侧重点、个人特长都有所差异,无差异的培训往往会让学员们迷失方向。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序列特征进行小班教学的设置,让培训更有针对性,可以帮助培训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学习重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另外,不同层级、不同序列的互动交流活动,也可以帮助培训生积累经验从而帮助自己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