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导师运营

包括导师赋能认证、过程支持和激励激发,总体上是企业内导师资源库保持正常合理水平,保证导师项目的正常运转。

赋能认证有人会认为都是专业骨干或者中高级管理者,在辅导人和管理人方面都有一定经验,认为没必要。实际上很有必要,不仅传授必要的技能,拉齐导师的辅导方式和语言,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对工作的认可,试想一下,在办公桌上放置的导师认证证书,是不是会有一种荣誉感和责任感呢?

对导师的赋能一般可借用教练式辅导的技术——GROW模型,即确定发展目标(Goal),澄清梳理现状(Reality),聚焦解决方案(Option),明确行动意愿(Will),通过赋能培训,颁发认证证书,持证上岗,高质量辅导。

对导师的过程支持,目的是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持续深度的赋能,提升导师实际的辅导技能,常见的有三种:导师工作指导手册、资料和案例提供和导师群体交流分享活动。导师手册是一种工具支撑,包括但不限于目的、对导师的职责和期望、导师的收益、导师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和节点安排、用到的工具和方法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等。资料和案例提供同样重要,每次辅导不同情况的学员,做导师必然会遇到困难,体会到痛点,这样会激发个人学习提升的动机,或者有时候导师因为工作原因无法按照既定的节奏参加企业安排的学习活动,这个时候提供阅读材料、书籍内容摘录或者外部案例给予导师,帮助其自我提升。最后一类支持是组织导师社群活动,例如经验分享交流。

导师需要激励激发。导师认证、拜师仪式都是对导师的一种认可,例如每月或者季度评选出一位业绩突出的导师,进行标杆报道;辅导结束进行优秀导师评选表彰,营造氛围;为导师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