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在执行变更管理工作时,工厂管理层需要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变更开展相对应的工作,进一步落实变更管理制度。在整个变更管理的过程中,从变更的提起到设计、审查及批准、再到施工与后续的培训、投产前的检查、变更的正常运行、相关的工艺安全信息的保存等等,除了员工对变更有流程意识与熟悉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人对变更的内容进行审查,其中就包括能采用适当的危害分析方法对变更的工艺部分进行危害分析。因此,参与变更审核的都会包含有技术、生产、安全和维修部门的人员,以确保变更能得到更好的落实。从整个变更管理的流程来看,它一般都遵循以下程序:
(1)提出变更设想。工厂的运营过程中,为了达到效率与效益,不管是工人还是管理人员,都会随时对现场的工艺系统产生某项变更的想法或要求,以优化整个生产过程以及提升现场的安全等级。在变更管理中,所有的变更都应该是有记录并且是可以追溯的,因此,无论是谁的想法,只要是涉及到变更的,都应该按正式的程序对变更提起申请,具体、清楚地说明变更的范围,必要时提供详细的图纸/草纸说明,尽量说明所建议的变更对工艺安全的影响,这样有利于审核小组对变更的安全审核。
(2)形成系统的设计。员工或管理人员提供现场的变更想法后,接下来就是要把它转化成具体的设计:可以采用文字详细说明的方式或画出设计的草图。如果是改变管道仪表流程图等,可以在现有的图纸上用颜色笔把变更的地方圈出来,再加文字详细说明即可。总之,就是要把所变更的内容表述的能让人容易理解且清晰。
(3)审查及批准。所有的变更都需要有人去复核和审查,这是整个变更管理程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主要的目的是靠审查来进一步确认所变更的内容是否会带来一些新的危害?变更的内容是否可行?是否更具体经济性?等等。工厂可以根据变更的风险等级或变更的范围大小,来确定其所审查和批准的要求。对于复杂的变更,审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对它进行工艺危害分析。做这个危害分析,一般是以成立小组的形式进行,它利用一些安全分析工具,把变更可能带来的危害评估出来,从而决定是否批准备变更;或在批准这个变更前,所变更的工艺系统需要采取哪些改进措施或方法把风险控制在可能接受的水平。
(4)施工安装。变更批准后,接下来就是对变更进行相对应的施工安装工作了。在整个施工现场,它应该遵循哪些安全操作规定?是否需要有现场有员监督?是否有危险作业?是否需要开具《安全作业许可证》?等等。都按一般项目的要求进行,决不能出现:变更得到安全风险评估通过了,在变更还未实施前,就出现了施工安全事故!
(5)培训与告知。既然是变更,那就肯定是某个地方或操作会发生变化,如果这些变化得不到及时的告知或操作变更的培训,就等于没变更。所操作的人还是会按照以前的方式来进行相对应的操作,这样还是会导致安全风险的存在或升级为安全事故。因此,在整个变更系统投入运行前,需要培训或告知现场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应急反应小组/现场承包商/安全部门人员等变更对他们的工作带来哪些影响?这个培训与告知不能单流行于形式上的,还是要真正的落实到培训效果上。那就是整个培训过程需要现场人员亲自去现场感受或操作,并且有实操记录以及具备了过关的操作技术的。
(6)投产前检查。在变更后,正式投产前,需要对变更的施工现场做一个确认审查:确认变更的项目已经完成了安装、施工安装和设备的规格等与先前提供的/经批准备的文件和图纸相一致、并且是否已准备了相对应的安全/操作/维修/应急等相关的程序文件。工厂可以把这些投产前的变更检查设计成检查表,让项目成员在投产前对着检查表进行一条条的核对,以确保没有被遗漏。当所有的条目都被审核确认完毕后,才能投料生产。
(7)系统正常运行。完成上一步的变更后的投产前检查后,变更后的系统就可以正常投入运行了。此时,在随时并定期跟踪此变更后的系统投入使用的状态以及与整个生产车间的生产系统的整合。
(8)更新并保存相关的图纸和文件。工艺安全信息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现场图纸和文件的保存与更新。同样的,面对已变更的系统,也是需要及时对相对应的图纸和文件进行更新。通常情况下,可能需要更新的文件有工厂平面布置图、设备布置图、管道仪表流程图、操作程序、维修程序、应急预案和培训资料等等。除此之外,工厂还需要把变更所提起的表格、变更过程中的一些图纸、投产前的检查记录、培训记录或对变更后系统的运行评估等。按照体系(OSHA PSM)的要求,工厂每隔5年就需要重新确认以往所完成的工艺危害分析的有效性,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审阅过去5年中所发生的所有变更,因此说这些变更资料尤为重要,要做为工艺安全信息进行妥善的保管与定期维护。
(9)变更完成后的通知。上面的培训与告知,其实是做了一部分“通知”工作了。但整个变更所涉及到的人或部门会比较多,不一定都是现场操作的人员,因此,对于变更完成后的通知,可以有效地把变更的完成进度以及变更后的跟踪工作落实得更加到位。工厂可以事先设定一个表格,把整个变更所涉及到的步骤列一份清单,每一个步骤完成后该步骤负责人在上面签字,到最后一个步骤签字完毕了,代表该变更已顺利完成,最后把所签字确认的表格以邮件的形式发出给相关负责人,即确认该变更完成并顺利结案。
图9.1 执行变更的基本步骤
资料来源:粟镇宇,《工芁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