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经销商订单管理的策略——建立订单全过程管控体系,让订单交付更可靠

有些管理规范的厂家在订单管理环节异常严谨,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经销商要严格遵守,配合厂家的管理要求。有时,厂家对经销商订单管理做出了更细致的管理规定,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罚则,任何一项工作的失误都会有成本。比如,某厂家对经销商的订单交期管理规定如下:

乙方订购的产品自约定出货日起超过15天未出货的,甲方按照该批订单总金额收取仓管费用。

(1)​ 超过15天的,甲方按照此金额0.1%的标准收取仓管费用。

(2)​ 超过25天的,甲方按照此金额0.2%的标准收取仓管费用。

(3)​ 超过35天的,等同于乙方取消订单,产生的损失由乙方承担。

乙方取消订单的,产生的损失由乙方承担。

如乙方取消订单时,非标订单收取30%的损失费,常规订单收取5%的损失费。

除此之外,有的厂家为强化订单管理,对经销商年度订单管理情况,设置考核指标和权重作为一个考核要素对经销商进行综合考评,以此调整双方的合作政策。比如,某工业品厂家对经销商的年度考核中就有对于订单管理的考核,最终的考核结果将影响经销商的年度返利情况。

表7-3 某厂家对经销商的订单管理考核

序号

评价项目

计算公式

权重

评价标准

1

订单变更及取消率

=(订单变更及取消的总金额÷年度总订单金额)×100%

10分

​ 订单变更及取消率=0,计10分

​ 0<订单变更及取消率≤5%,计8分

​ 5%<订单变更及取消率≤10%,计5分

​ 订单变更及取消率>10%,计0分

2

订单逾期提货率

=(逾期提货总金额÷年度总发货金额)×100%

逾期10天内,按1倍核算

逾期10~20天,按1.1倍核算

逾期20天以上,按1.3倍核算

10分

​ 逾期提货率率=0,计10分

​ 0<逾期提货率≤5%,计8分

​ 5%<逾期提货率≤10%,计5分

​ 逾期提货率>10%,计0分

对于已经实施厂商协同信息化管理的厂家,将订单管理各环节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在线化管理,所有的订单发起、下单、审核、状态跟进等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效率大大提高。而众多的厂家还没有实力或者意识实施订单的信息化管理,还是依靠传统方式管理订单。不管采取何种方式管理,订单管理的各环节都需要人员对接,有多个环节需要跟进、管理。

无论厂家是否对订单交付制定有具体的管控流程和制度,但经销商作为订单的发起者,更应该为自己的订单交付管理工作制定全面的管控措施,尽可能全面掌控订单运行各环节,做到万无一失,这样才能保证客户服务质量。同时,订单是厂商双方合作很严谨的事项,代表着权利和义务,更有必要规范操作,建立起自己的管控标准。根据订单运行涉及的环节,经销商可以从具体方面设定管控措施,多与厂家互动,协助厂家建立起完善的订单交付管理措施,提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