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组织建立《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和纠正措施进行管理,包括:
①对不合格做出应对,适用时,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和纠正;处置产生的后果。
②通过下列活动,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以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避免其再次发生或者在其他场合发生。评审和分析不合格;确定不合格的原因;确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发生类似的不合格。
③实施所需的措施。
④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⑤需要时,更新策划期间确定的风险和机遇。
⑥需要时,变更质量管理体系。
纠正措施应与所产生的不合格的影响相适应。
10.2.2 本公司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下列事项的证据:
①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措施。
②纠正措施的结果。
10.2.3 问题解决
组织建立《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用于问题解决,包括:
①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问题(如:新产品开发、当前制造问题、使用现场失效、审核发现)的明确方法。
②控制不合格输出所必要的遏制、临时措施及相关活动。
③根本原因分析、采用的方法、分析以及结果。
④系统性纠正措施的实施,包括考虑对相似过程和产品的影响。
⑤对已实施纠正措施有效性的验证。
⑥对适当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例如:PFMEA、控制计划)的评审,必要时进行更新。
若顾客对问题解决有特别规定的过程、工具或系统,本公司采用这些过程、工具或系统,除非顾客另行批准。
10.2.4 防错
组织建立《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和《PFMEA控制程序》,用于确定适当防错方法的使用。所采用方法的详细信息应在过程风险中(如PFMEA)形成文件,试验频率应规定在控制计划中。
过程应包括防错设备失效或模拟失效的试验。应保持记录。若使用对照件,则应在可行时对对照件进行标识、控制、验证和校准。防错设备失效应有一个反应计划。
10.2.5 保修管理体系
当本公司被要求为其产品提供保修时,本公司实施一个保修管理过程。本公司在该过程中包含一个保修件分析法,包括NTF(未发现故障)。当顾客指定时,本公司实施所要求的保修管理过程。
10.2.6 顾客投诉及现场失效测试分析
本公司对顾客投诉和使用现场失效,包括退货零件,进行分析,并且应采取问题解决和纠正措施以预防再次发生。
在顾客要求的情况下,这应包括最终顾客产品系统内,组织产品嵌入式软件相互作用的分析。
本公司向顾客并且在组织内部传达试验/分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