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投资公司的内部机制是怎样的

◎投资公司的LP和GP是什么关系

很多创业者在各种路演场合看到发名片的投资人,以为他们都是很有钱的人,希望这些有钱人能够像徐小平一样相中自己这匹千里马,但是没有弄清楚LP和GP的真正关系。

简单来说,投资公司自己也没有钱,这些钱是都是LP(Limited Partner,LP)出资的,他们叫有限合伙人,而你平时看到的投资人只是GP(General Partner,GP),他们叫普通合伙人。如图1-1所示。

基金投资管理

图1-1 LP和GP的关系构成图

这些LP可能是传统企业的老板,也可能是上市公司的高管,他们手上有钱,但不知道投资什么,于是GP这些专业的投资人就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开始向这些LP募集基金,投资一些有成长期、未来会有高回报的企业。LP只出钱,但不能做决定。从LP出钱的那天起,就不能把钱取走。

如何分配利益呢?GP说要发工资、有办公和出差等费用,于是拿出募资额的2%作为管理费。比如一期基金是2亿元,那么GP可以向LP收取400万元的管理费。

另外,投资取得不错的回报,业绩报酬一般是GP获得20%、LP获得80%。一般基金的存续期限为7~10年,在前三四年基本是投资项目,后面五年是退出期,一般每三年会募集新的基金。

分配业绩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退出一个项目就分成一次;另一种是一期基金全部退出实现收益后再分配。

现在你知道了吧?现实中的投资人其实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有钱,基本岗位一万六千多元的工资,整天东奔西跑看项目,白天谈着几千万元的生意,晚上坐地铁回家,时不时当路演评委走个穴赚个千把块,还是挺不容易的,等自己投的项目成功被并购或上市要五六年,真正拿到的项目分成收入不到19.5%,基本就提前离职了。

建议你下次找投资人时,问一下现在是第几期基金?资产规模有多大?有些投资人整天在路演、论坛上跑,看起来很忙,其实基金早就没钱了,你跟他基本上白交流了。当然,交个朋友总没有坏处。

◎合伙人、董事经理、总监、经理如何分工

大家经常看到媒体报道某投资人掌管着几十亿元、几百亿元的资金,投资公司是不是有很多人?其实,绝大多数投资公司实行合伙人制,都是很小的团队在运营,毕竟这是一个靠智力和专业吃饭的行业。如图1-2所示。

合伙人 高级岗位

董事总经理

投资总监、副总裁 中级岗位

投资经理、分析师 基础岗位

图1-2 投资公司各岗位示意图

合伙人确实是投资公司的最高领导,通常也是公司的股东。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主管合伙人、创始合伙人:发起成立公司,募集基金,负责项目的管理和退出,决定基金内部的重大事情,是投资决策委员会(简称“投委会”)的成员。

二是合伙人:作为项目投资人的主要负责人,他们往往各自负责某一个或某几个细分领域,寻找及评估项目。当投资了某个项目后,合伙人将在被投项目公司中担任董事席位,我之前投早期天使项目时,也基本上由我担任董事。

三是投资合伙人:也称兼职合伙人,不是投资公司的全职员工,他们可能是成功创业者或知名人士,只是以合伙人的身份参与项目的投资,希望通过投资公司的平台参与项目投资,但不愿意有太多的束缚。

作为董事总经理,比如达晨创投有很多董事总经理,每个人负责某个细分行业,如智能制造、生物医药、TMT、人工智能等。

投资总监、副总裁是投资公司的中坚力量,有的甚至有副总监,他们负责找项目,与创业者会面,筛选优秀的项目,参加创投峰会,代表投资公司给一些路演做评委,平时大家见到最多的是投资总监,有的可能只是投资经理的岗位,但是名片打的是总监的职位。

投资经理当然是最基层的岗位,但你千万不要拿投资经理不当回事儿,有的小投资公司里,投资经理的决策权力很大。他们从看项目、谈创始人、准备尽职和谈投资协议,到最后上会投票,基本能全流程服务。分析师或投资助理主要是做行业研究和分析,这些分析也是尽调的一部分工作。有些投资公司,比如深创投、高瓴资本对分析师相当重视,有的甚至是博士学位,要求很高。

各位创业者也别太较真,这些职位不是绝对分工清晰的,不要在意名片上的名头,重要的是跟投资人做朋友,让自己的项目融到资。

◎投资公司有哪些部门

平时我们看到投资经理或总监时,以为投资公司基本就是这些投资人在外面跑项目,看中了就尽调、谈估值、签合同,其实投资公司也是一个整体性的专业金融服务机构,还有其他部门,下面分享一下:

募资部:主要负责LP募资,也就是找社会上的有钱人或机构去讲BP,获得他们的信任,然后把钱投到公司的基金里。

基金管理部:主要是设立和运营,就是到中基协备案,设计好基金的结构、期限、回报、决策机制等。

投资部:这是公司的主体,主要由合伙人、董事总经理、总监、经理、分析师等职位构成,主要工作是看项目、见创始人,分析项目、写报告,上投委会,跟创始人谈估值、协议等。

风控部:主要是法务方面的事情,比如合同审核、协议的起草与签署,针对拟投项目的风险评估与把控,确保不要出现瑕疵与硬伤。

后台:包括行政、人事、财务等服务部门。帮助投资人买机票、订酒店、把投资款转给被投企业。所以,有假冒投资机构要你帮他订机票和酒店的,你根本不用理他,因为投资公司有这样的管理费。

还有投资决策委员会(简称投委会)、投资人关系岗、投后管理部等。投委会主要负责上会对项目进行分析与表决;投资人关系岗主要是跟LP或同行进行交流,向他们汇报基金的投资、运营情况,让他们放心;投后管理部主要负责被投企业的资源对接、下轮融资、战略方向协助等。

现在,很多投资公司把投后管理作为吸引创业者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表1-1所示。

表1-1 投资公司主要提供的增值服务

创业培训

如何设置期权、如何营销、如何融资

资源对接

帮创业者整合各种有用的资源

人才推荐

尤其是项目亟须的优秀人才

退出支持

积极为项目品牌站台,推荐同行关注

后续融资

让创业者了解整个投资市场的动态,不同基金的策略和重点,以及如何与他们打交道

其实,投资公司的组织架构还是比较完善的,小型的投资公司可能没有这么复杂,会有所精简。了解投资公司的内部分工,有助于创业者更好、更快地对接投资人。

◎投委会投票决策有哪五种方式

很多投资人跟你说,项目就差最后一关,上投委会表决投票,这个投委会是什么神秘机构?

投委会是投资决策委员会(Investment Committee)的简称,是投资公司内部决策投资事项及退出事项的议事机构。投委会成员一般包括合伙人、风控、研究等相关人员,基本以单数为主。

关于投资决策委员会的决策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1)全票通过:所有合伙人(投委会成员)一致赞同。当然,合伙人太多的VC公司显然不适合。

(2)绝大多数票通过:比如四分之三以上合伙人赞成,且主管合伙人赞成。

(3)分级通过:投资额超过某额度(如2000万元)的项目,所有合伙人一致赞同;小于或等于这个额度的项目,需多数投资人赞同。

(4)打分制:合伙人对项目评价分为四档:1分非常认可、2分比较认可、3分一般认可、4分非常不认可。汇总小于6分的算通过投资决策。

(5)银子弹制度:投资额小于或等于某额度(如300万元)的项目,只需一名合伙人赞同即可,所有合伙人每年只有一次机会,但该投项目在当年获得了后续溢价融资,银子弹恢复名额。

有的创投公司董事长有一票否决权,也就是说,即使投委会大多数人投票通过了,董事长也可以一票否决这个项目。

◎天使投资人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

要想了解天使投资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现在有哪些天使投资存在的形式,对于他们,我们要分别对接,有的符合我们的项目,有的并不适合。很多创业者找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老师,以为见他一面,把自己的项目说给他听,他就会对自己的项目感兴趣,先不论你的项目是否真的优秀,对投资流程就不太了解。如表1-2所示。

表1-2 天使投资目前主要有五种形式

序号

模式

主要代表

1

自然人模式

李开复、雷军等成功企业家、上市公司高管等

2

团队模式

合投俱乐部,比如天使百人会、天使投资人俱乐部

3

基金模式

有专门的GP和LP,比如徐小平的真格基金、刘小鹰的老鹰基金、李竹的英诺天使基金等,他们也喜欢领投+合投模式

4

孵化器模式

提供空间与各种增值服务,比如李开始复的创新工场、创东方的创展谷、陈维伟的草根天使会

5

平台模式

IDG、360、腾讯、新浪等公司都设立了自己的平台,包括联想之星、分享投资的群蜂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