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误区二:经营计划就是目标分解

有些经销商虽然对合同落地很重视,对业绩目标做了一定的转化。但总体上缺乏相应的管理工具和方法,难以形成有针对性的经营策略,只是依靠努力和热情开展工作,或只是套用过往的经验反复去做,导致经营结果出现偏差。

很多经销商将目标转化分解到员工后就不管不问了,将目标压到员工身上,等于将企业的命运交给了员工,就算落实了业绩目标责任制,也不会确保达成目标。而年度经营计划的核心关注点不是业绩目标本身的分解,而是要找到完成目标的“因”,即完成目标需要的具体对策和方法,依靠准确有效的对策来制定年度经营计划,形成具体的工作路径,一旦对策正确且落实到位了,业绩目标自然就能实现。大多数经销商一般是让各部门自行制定对策,这个过程一般没有进行太多的分析论证。这样制定出来的对策,其有效性恐怕连制定者本人都不抱太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