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BPM)?顾名思义,就是对流程的管理。而因对流程的定义不同的组织、个人定义有差别,所以对流程管理的定义也就因人而异了。总的来说,可以归为几大类:跨职能论、过程论、技术论、方法论。
跨职能论。跨职能论强调的是通过实施流程管理,组织可以被看成一系列跨部门连接的职能流程;在流程管理的结构下,流程Owner(流程责任人/所有者,下同)、小组和工作执行者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执行,他们设计自己的工作、检查产出和重新设计工作系统以改善流程,从而满足顾客需求、缩短周期时间、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出的连贯性等。持有这个论点的代表人物是DeToro I& McCabe T。
值得一提的是,流程Owner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来。所谓流程Owner是指对全流程负责的人(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工作小组),它负责流程从“生”到“死”全过程,包括:流程架构确定、流程设计、流程执行监控(运营监控)、流程生命周期管理等。传统的科层制管理下很多不好解决的难题,可以通过流程管理打破原有的部门边界和职能边界来解决。流程管理强调客户导向,将不同部门完成的工作作为一个整体交给流程Owner统筹,端到端(End to end,简称E2E)完成交付。
过程论。通俗地说,就是把流程等同于过程。从流程定义的角度来看,与《现代汉语词典》对“流程”的定义相似:①水流的流程;②工业生产中,从原料到制成品各项工序安排的程序。它强调的是按照“流”的连续性,以及过程中的相关要素能够按照既定的程序化方式进行流动。持有这种观点的代表有Harrington H J等。Harrington认为流程管理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图3.2 Harrington流程管理阶段划分
无独有偶,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有类似的观点,只是划分阶段上有少许差别,如划分为四个阶段:
图3.3 流程管理四阶段划分
过程论的拥趸们普遍认为“流程管理就是一种管理体系,从流程的层面切入,关注流程是否增值,形成一套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图3.2或图3.3几个阶段(划分阶段数不尽相同,只是颗粒度的问题,划分的逻辑基本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一个“再认识流程”的循环,遵循PDCA循环。
技术论。技术论是从流程系统化、自动化的视角来看流程管理。如,Puccinelli B认为流程管理是人、系统应用、技术和流程活动相互作用的整合。它强调的是集成,端到端的业务流程集成,以支撑业务的实现。也有一些咨询顾问(如IBM等)提出:业务流程管理是系统化、自动化等改进组织运作方式的一门艺术,它强调的是工作流程与企业应用集成的结合。
方法论。方法论是认可度比较高的一种观点,国内学者黄艾舟、梅绍祖是其中的代表者。黄艾舟、梅绍祖在其合作《超越BPR—流程管理的管理思想研究》及《流程管理原理及卓越流程建模方法研究》中指出: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是一种以规范化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方法。与BPR相似,定义了几个关键词,即是“规范化、流程、持续性和系统化”。
尽管不同学者的角度不同,对流程管理(BPM)的定义有差别,但仍能寻到一些共同的点,如:连续性、畅通、端到端(集成)等。总的来说,流程管理是一种系统化方法,它按照“流”的连续性、通畅性对各个活动进行有机组合管理,端到端拉通(集成);同时,流程管理是以持续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的,它以规范化、结构化的方式构造卓越的业务流程,其中包含了技术和工具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