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价值的培训应该是一个针对性强、富有启迪并且能够被执行的培训,能够理论结合实践,既有高度也有深度,既要提升团队的营销理念,又要提升业务技能。为了实现这一点,经销商的培训就必须体现出系统性、系列性和实效性。为此,经销商可以针对员工在岗位认知的不同阶段来构建系统的培训体系,具体可分为: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晋升培训。
1、 岗前培训管理
员工在上岗前由行政部统一安排,使新员工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与发展历程,熟悉公司组织结构,理解企业文化,学习公司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为上岗工作奠定基础。
- 岗前培训内容:
∙ 基础项目:包括《公司简介》《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
∙ 专业项目如表7-1所示。
表7-1 专业项目
部门 | 培训项目 |
业务部门 | 《产品知识》《谈判技巧》《铺货运作规范》《渠道运作规范》《终端业务操作标准》等 |
市场部门 | 《产品知识》《市场调研技巧》《策略规划制定方法》《促销推广策划技巧》等 |
销管部门 | 《销售管理规范》《订单处理流程》《档案管理规范》《客户投诉管理规范》等 |
物流部门 | 《仓储管理规范》《物流管理规范》《物流效率提升》等 |
行政部门 | 《岗位职责描述》《行政管理规范》《人员招聘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培训管理规范》等 |
财务部门 | 《出纳管理规范》《会计管理规范》《财务核算管理》《现金流管理》《销售费用管理》等 |
- 所有新加入公司的员工,均要接受行政部组织的岗前培训,各用人部门要积极配合行政部做好培训工作。
- 岗前培训结束后由行政部负责考核,达到合格标准分派到用人部门报到,考核不合格者需进行补考,合格后转为正式上岗。
- 考核成绩存入员工档案由行政部负责保存:岗前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受训人员签到表、培训效果评估表、考核试卷、参训人员成绩单等培训原始资料。
2、 在岗培训管理
员工在日常工作岗位中,为提高工作技能而进行的专业技能、管理理念、岗位发展等系列培训,可分为管理类培训和专业类培训。
(1)管理类培训
- 针对具备管理职能的高、中、基层岗位管理人员,根据所需技能进行分析,并予以各层级针对性的培训。
- 侧重于通过培训提升不同层级管理人员所需的管理技能。
(2)专业类培训
- 学习专业领域知识,接受与掌握岗位最新资讯,巩固并提升业务技能,例如财务、品牌、电商、供应链、IT等。
- 针对各部门及各岗位员工,各部门根据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组织相关人员分阶段进行培训学习。
3、 转岗培训管理
公司内部的岗位工作调动或转变,转岗人员须接受转岗培训,完毕后接受培训考核合格方可转岗,。
- 转岗培训目的在于使转岗人员熟悉新岗位的基本工作情况,掌握新岗位的基本工作技能与方法,为上岗后顺利工作奠定基础。
- 部门内部之间转岗,由所在部门进行培训与考核。
- 跨部门转岗,行政部负责协调,由接收部门进行培训与考核。
- 培训实施部门保存相关培训资料:转岗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人员签到表、考核问卷及成绩单。
4、 晋升培训管理
通过晋升培训在企业内部形成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为公司员工规划职业发展生涯,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忠诚度,维持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