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向老板偷学建立互信

管人,首要的是建立互信。建立互信的步骤:

第一步,知己知彼;第二步,通过沟通与磨合,达成情感与利益上的默契。

第一步,如何做到知己知彼?

我们来分享一些做领导的阅历,先了解自己,再了解下属,懂得三种自身领导力的构成——分而修之。

领导力=职务力+业绩力+人格力

作为管人的人,也就是所谓的“领导者”,别人为什么要听你的?也就是说,你的领导力从哪里来?

我们都读过“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古诗,这是描写科举时代青年人中状元后的心情,是李白的好朋友孟郊登科后所作。

在专制体制下,以宫廷政治和家长制为特征的权力分配制度,可以让一个昨天还是穷书生的山村青年,一夜之间变为朝廷重臣,他的领导力从何而来?从皇权分配而来。

不管什么体制,人们获得“正当权力”的主要途径都是职务上的权力设置,这是一日无权,大丈夫就寝食难安的原因,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原因。

所以,领导力的首要力源是职务力。

有了职务,别人不一定打心眼里服你。因为领导力里面还有一种重要的力量需要你挖掘,这就是业绩力。在民营企业,在销售团队里,有真正的发言权的人是那些为企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你登上了高位,握有职务上的权力,心里一定要明白,那些见了你点头哈腰、表示祝贺的人,会有相当比例的人的心里是另有所思的。这时,你要不动声色,一边按程序运转,一边寻找机会,干一两件漂亮的事情,让大家心服口服。

真正让你顺利开展工作的领导力是业绩力。

人不是总有机会升职,也不是总有机会建功立业的。如何让自己的领导力永葆青春呢?

我们知道,很多宗教领袖并没有担任什么世俗的职务,但是他们有很大的社会号召力;一些杰出人物不当官,也有很大的舆论导向力。他们的领导力从何而来?德高望重。德者,人格的修养也。以德服人,其治也长,其安也久矣!

所以,要别人长久地服从你的领导,你要加强修养,以身作则,讲义气,有责任感,处事要公平,让人感觉在你的手下做事心情舒畅。

因此,长久的领导力是以德服人,是人格力。

我们了解了领导力的来源,基本上做到了“知己”,如何做到“知彼”呢?我们知道,人是有个性的,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个性的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有时会让人瞠目结舌。可以说,不懂得个性,就不懂得管人。

组织行为学也好,心理学也好,对个性的描述和解释都和深奥,有没有浅显易懂、生动活泼、形象的描述呢?我们经常骂人说:“你这个‘鸟人’!”而人的个性,真的与各种鸟的特性相符。为了易于掌握,我们先用四种鸟比喻在职场里常见的四种个性。再看如何知彼?区分四种不同类型的下属——分而治之。

四种不同的鸟:雕、猫头鹰、孔雀、鸽子。

最厉害的下属是雕。

神雕侠侣中杨过的那只威风凛凛的神雕,激起无数孩子的好奇心,在金庸先生的眼中,雕是勇猛和侠义的化身。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的手下有一位雕兄,这是既让人头疼,又值得庆幸的事情。说头疼,是因为你是“朝廷命官”,正式的领导是你,而他是“在野党”,如果与雕兄的关系处理得不好,你会寸步难行。说值得庆幸,如果你也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他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会在很多事情上助你一臂之力,关键时刻还会两肋插刀。

白领中,常见的是猫头鹰。

猫头鹰很厉害,抓老鼠爪到擒来。在现实生活中,有着猫头鹰一样个性的人,精明强干、处事精细而讲效率,吃饭虽然不AA制,但是也不轻易受人恩惠,你请他吃饭,他会找机会回请你的。如果你的手下有两三只猫头鹰,你的部门业绩肯定没得说。因为只要你分工合理、报酬公平、待人诚恳,他们干活会很卖力的。一定要对猫头鹰讲游戏规则,而且要不折不扣地兑现,如果他们对你有言而无信的印象,你的工作就很难推进了。

还有一种常见的个性是孔雀。

孔雀一开屏,就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展示出来,所以热情洋溢而爱表现是这类个性的人的特点。

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孔雀一样个性的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且他们的穿着打扮也会与众不同。这种人做一点事情,会绘声绘色地把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告诉别人……手下有几只孔雀会非常热闹,但是不能多,多了就有是非。他们适合做一些场面上的工作,委以重任时要慎之又慎。

偶尔也会有一两个像鸽子一样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鸽子一样个性的人,准时上班、到点就下班,人不犯我,我不理人。你一吓他,他就心事重重,你怎么鼓励他,他都不起劲。对于鸽子,适合让他做一些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工作,没有业绩的压力,但是有时间要求,要保护他不被人不公平地对待。

我们通过了解领导力的来源,做到了知己;通过对个性的了解,基本可以知彼,这样一来,我们建立互信的努力就有了方向。

第二步,如何有效沟通、磨合?

多沟通、多磨合,就是要在情感上、利益上力求默契。

(1)沟通

沟通分为正式的沟通和随意性的沟通。

正式的沟通并不是仅限于形式上的、正襟危坐的面对面的谈话,而是对工作内容、工作见解的正式的探讨。最好是针对近期大家做事、管事上的一些问题,通过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对事情经常有共识,就很快产生相互信任的“化学反应”,这种共识是最健康的。

随意性的沟通主要是为了加深彼此之间的印象,如等候电梯、同事间的小型聚会,甚至出差的旅途中,都可以就工作以内和工作以外的事情广泛展开讨论,这种沟通会让大家找到性格上、业余爱好上的共同点,对工作上的默契会产生润滑剂的作用。

如果上述两种沟通的效果都很理想,你和团队的互信很快就建立起来了,这样的开局对接下来的工作开展会非常有利。

(2)磨合

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对人的事。当沟通不顺利时,人就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沟通不顺的原因有工作上的、情感上的、利益上的。

工作上的原因最纯洁,大家对事情的看法不一样,如果平时多交流,因为角度不一样,会碰出一些火花来,这种磨合非常愉快。

情感上的冲突容易处理,有时是个性差异导致的,有时是所谓的“文人相轻”的情结导致的,这种情结在专业技术人员成堆的地方会更加突出。其实,只要以诚相待,这种情结很快会化解,这种磨合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

利益上的冲突比较麻烦,比如,你所在的位置是他渴望已久的。你当老总、当总监、当副总了,他会认为两三年内没有出头之日了。这时,无论你的身段放得多低,他始终怀着敌意和戒备的心理对待你,这种磨合需要双方的智慧和妥协,结果可能很好,也可能差强人意。比如,双方会进行一种类似于谈判的沟通,找出共同利益,达成“如果合作,大家都好;如果不合作,大家都不好”的共识,这是最好的结果。如果他不愿意有这样的共识,而且凡事不愿意出力,你也不要强求。如果不能达成共识,或者表面上达成共识,但是私底下还是不配合,你需要给他一点时间,在一个奋发向上的团队里,他这样的表现,会把自己孤立起来的。实在不行,“不换思想就换人”!

如果您是从做事、管事一路走过来的,那么,很多互信的问题早就应该解决了,剩下的问题在于如何调整管人后管事的权力分配和利益平衡。

【作业】

(1)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有在没有取得互信时就推进工作的情况?效果如何?

(2)你的领导力来自于职务、业绩、人格?

(3)你属于雕还是猫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