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行业原有的销售模式是建立在中国原有的房地产市场模式基础上的。那么,当中国房地产模式发生变化的时候,家居行业被重构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住宅全装修已经完成了固装家具及前面环节,这对固装家具为代表的定制家居行业造成冲击,新房的家居入口前置到房地产开发商处。在这种模式下,各类建材销售渠道将发生巨大变化,各家居产品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这条利益链里面,如图4-6所示。
图4-6 住宅全装修的产业链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些人开始下结论,以后都精装房了?以后都工程了?
其实,我们不能武断地下这些结论。
1.中国的市场足够大、类型足够多
为什么说中国市场足够大类型、足够多呢?从经济规模来分,中国的市场可以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一直分到五线城市;从行政级别来分,可以从特级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城分到乡镇。每种类型的市场的渠道格局、消费理念、消费水平、市场环境都有很大的区别。就目前来说,很难说有几个定制家居企业的产品或模式就能把全中国的所有市场统一标准化地垄断掉,毕竟有些市场是大巨头不能做或不愿意做的。比如在大多数的县城和不太发达的地级市场,精装房的影响就不是太明显,原有的营销策略还是照样在未来几年有效。
对于经销商来讲,只要你能真正抓住当地的消费属性,再加以有效的经营方式,是完全可以游刃有余的。随着精装房的普及,消费者的更高更深层次的需求会进一步被激发。应该说,对于定制家居企业来说,不是威胁来了,而是机会来了。当然,这种机会是留给那些能精准找到细分机会的企业的。
2.中国家居消费类型足够丰富
中国当下的大消费环境是:有钱人多,没钱人也多;升级消费的多,刚需消费的也多;城市消费潜力大,农村消费潜力也大。
有不少人用恐惧的心态担心,家居行业会不会像家电一样,被几家大的家居企业所垄断。其实不然。我们应该认识到,目前大企业的整体市场份额只是相对的大,是相对于某一消费类别的,到真正的高占有率的路还很长;在接下来的长跑中,到底谁能走得最远还是有待时间来回答。而且,规模越大越追求工业的标准化,但这又是与高端群体的消费属性相违背的。在发达的大城市,我们有很多产品根本就满足不了真正有钱人的消费需求。在精装房面前,标准化的配套产品总是让消费者若有所失。要把眼光盯向市场,而不是总盯着眼前的同行,前面的市场才是大家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