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创新

有统计资料表明,企业正成为人类社会创新的主体。如果说企业是社会进步的引擎,是经济发展的航母,那么,管理创新就是引擎上的润滑油、航母上的导航仪。当然,管理创新有一个前提:企业要有一个好的管理体系。好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引擎不熄火,航母“不偏向”;好的管理体系才能充分激发人的潜能,保证人的创造性不被扼杀。

管理创新的作用如此明显、如此重要,然而,现实生活中忽视管理创新的企业比比皆是。运行良好的企业一定是管理创新顺畅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当然不需要外人的指点。运行不畅的企业一定是扼制创新的企业,这类企业要想摆脱困境,走上健康稳定的良性发展轨道,必须实施规范化管理,从而彻底扭转企业发展动荡不安的局面。

建立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营造创新的良好氛围

诚信的企业都会选择建立创新的企业文化。诚信的企业不愿意也不屑于投机取巧、依葫芦画瓢,它们必定是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经营特色。跟风赶潮、投机取巧的企业往往短命,只有创新的企业才能永葆发展的动力。

因此,创新必须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鼓励创新、尊崇创新、乐意创新、踊跃创新要成为企业全体成员的共识。谁的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谁的企业就拥有了生机和活力。

制定创新奖励制度,培育创新土壤

企业文化毕竟是软约束,创新氛围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企业只有鼓励创新的口号,却没有创新制度,那么,企业的创新就会大打折扣。

满足创新要求,推进创新过程,奖励创新成果,在制度上做出规定,企业的所有资源都为创新者开放,企业的所有人都能在需要的时候为创新者服务。创新在企业不但形成了浓厚的氛围,而且从制度上准备了广阔的土壤,创新的种子随处都能发芽生长。

更新创新观念,拓展创新范围

管理创新不同于技术创新,没有固定的程式可循。管理创新常常受到权力意识的制约,陈旧的做事方式如果不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新的做事方式很难推行下去。

因此,企业必须不断更新管理创新观念,不断拓展管理创新的范围。企业将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并重,将企业所有员工都变成创新俱乐部的成员,一定能极大地激发所有员工的创新热情。从营销方式的创新,到运行流程的优化完善;从沟通方式的改变,到每日工作进程跟踪表格的改进,都要纳入企业管理创新的范畴。企业在没有任何资金、资源投入的前提下,其效率也可以大幅提高,能做到这一点的,除了管理创新还是管理创新。

将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大多数企业都有鼓励员工创新的制度和奖励规定,但很少有管理创新的岗位和部门。企业应该在人力资源部或企业管理部设专人(兼职)处理员工创新建议。行,可采用,马上实施,即时奖励;不行,不能实施,立即反馈,告诉不可行的理由;可行,但不能马上实施的建议,存档备案,同时也要对提议者给予奖励。如果企业员工的管理创新建议,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除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之外,还能提高员工的创新热情。

创新管理体制,增强企业竞争力

企业在成长,环境在改变,企业管理体制也需要随之改变。两年前制定的制度是否适应今天的实际情况,一年前制定的流程还要不要完善,金融危机前制定的奖励制度要不要修改,企业多年的做法是不是最佳做法,企业三年前设置的机构能不能满足今天变化的现实需要……这都是需要考虑变革的因素。企业墨守成规,一定没有活力;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一定没有前途。如果构建一个好的管理体系,企业就具备了自我免疫、自我修复的机能,企业就能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管理创新需要一个好的管理体系,一个好的管理体系又必将给管理创新带来更大的发挥空间,二者互相促进、互相支持,企业竞争力也由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