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传播中,有一类人起着重要作用。他们要么有影响力,要么是支持者。
这类人有各种表述方式。他们是:大V、IP、大咖、KOL、超级用户、忠实粉等。
在手机信号传播中,有一个通信基站。通信基站完成了与用户的最终信号传递。
互联网传播中也有这样的组织,他们是传播的连接品、放大器,也是互联网商业传播的基站。
互联网是去中心化的,很难有一个媒体实现全覆盖,而传播基站就是互联网传播的基础设施。有些传播引爆有偶然性、传奇性,但基于传播基站的传播引爆则有必然性。
IP在本书已有论述,本节只讨论大V、KOL、粉丝。
大V
大V是指在新浪、腾讯、网易等微博平台上获得个人认证,拥有众多粉丝的微博用户。由于经过认证的微博用户,在微博昵称后都会附有类似于大写的英语字母“V”的图标,因此,网民将这种经过个人认证并拥有众多粉丝的微博用户称为“大V”。
大V在微博上十分活跃,又有着大群粉丝的“公众人物”。通常把“粉丝”在50万以上的称为网络大V。“V”是指贵宾账户(VIP,全称为Very Important Person)。
大V的影响力在于他有粉丝,话题经大V发酵,可以进入头部话题,话题效应溢出大V本身。
KOL
KOL,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指拥有更多、更准确的产品信息,且为相关群体所接受或信任,并对该群体的购买行为有较大影响力的人。KOL的典型特征是:
第一是持久介入特征。KOL对某类产品较之群体中的其他人有着更为长期和深入的介入,因此对产品更了解,有更广的信息来源、更多的知识和更丰富的经验。
第二是人际沟通特征。KOL较常人更合群和健谈,他们具有极强的社交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且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善于交朋结友,喜欢高谈阔论,是群体的舆论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对他人有强大的感染力。
第三是性格特征。KOL观念开放,接受新事物快,关心时尚、流行趋势的变化,愿意优先使用新产品,是营销学上新产品的早期使用者。
简言之,KOL有四个标志:爱分享,爱尝鲜,有影响力,专业。
如果说KOL只有一个标志,就是爱分享。不爱分享,就意味着影响力无法产生商业价值。所以,不是所有高势能人群都是KOL,有些人因为身份所限,在传播分享上很保守。
如果说KOL只有一个前提,就是有影响力。没有影响力,即使天天分享也没人关注。
一般来说,具备上述四个标志中的两个,即可视为KOL,如果四个全部具备,就是超级KOL。
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的《引爆点》一书中提出“个别人物法则”,有三种人导致了流行的发生,一是“联系员”,就是那种“认识了很多人的人”;二是“内行”,就是那种“什么都懂的人”;三是“推销员”,就是那种“什么人都能够说服的人”。
这是把KOL的四个标志分拆了,在某个特征上很特别,对流行的传播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