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乏根基
产业经营是资本经营的基础,脱离了产业经营,资本经营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习惯了资本经营的快速与生猛,资本经营者对需要兢兢业业的产业经营是看不上和耐不住的。所以,资本经营者一般只在资本层面进行经营,不直接参与产业层面的经营。这就造成资本经营缺乏根基,也成为资本经营者经常被诟病是“玩虚的”的重要原因。
(二)负担重
资本经营通过利用杠杆,能获得大量的资金、资源和资产。有一利必有一弊,在获得它们的同时,也获得了义务和责任。这使资本经营者不得不承担极大的成本和风险,这是很大的负担。当不能利用拿到的资金、资源、资产,获得足以超过它们的收益和机会时,资本经营者将面临极为被动的局面,甚至万劫不复。
(三)发展不稳
一方面由于不直接参与产业经营,所以资本经营是不能掌控产业的;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是变幻莫测的。所以,在前后两方面的不确定性综合作用下,资本经营的发展态势是很难稳定的。再加上资本市场本身就有对收益和亏损的放大机制,进一步加剧了资本经营的波动性。
(四)风险大
杠杆效应、速度快、缺乏根基、负担重、发展不稳,每一个因素都在增加资本经营的风险。它们单独来看,可能对企业的威胁都不大,但它们最后的合力,必然造成资本经营的系统性风险。在达到临界点之前,它们处于隐蔽、潜伏和被轻视的状态。一旦遭遇外部的环境变化,或某种催化酶式的刺激,就有可能迅速爆发,或呈星火燎原之势。
资本经营想避免风险是不可能的,甚至想少担风险、担小风险都不可能,这是由它的运营模式决定的。所以,资本经营者只能尽量降低、防范、对冲、转移风险,将它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所以,资本经营的风险管控十分重要。
(五)专业要求高
资本经营涉及很多专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复杂多变,所以资本经营的专业性是很强的。做惯了产品、营销、品牌、管理的产业经营者,面对融资、并购、上市、证券化、新三板等资本问题往往一头雾水。尽管西方已经建立起系统的资本经营体系,但那是在西方的土壤上产生的,根本不适合中国。把它们拿到中国来用,会产生严重的水土不服。本土的资本经营者都是在各自的实践中摸索前行的,并没有统一的理论指导。
小结:
资本经营的优势很突出,但弊端很明显,并与产业经营呈相对关系。即资本经营的优势,正好对应产业经营的弊端。而产业经营的优势,正好对应资本经营的弊端。
产业经营稳、慢;资本经营快、险。所以,单纯的产业经营或单纯的资本经营,缺陷都很明显。有人就想,能不能将两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做到既稳健又快速?如果能,那就太完美了。
基于这种考虑,商业实践中出现了产融经营的模式。产融经营是不是真的能发挥产业和资本的双重优势,做到完美无缺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