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的人生境况

所谓圣蕴,就是让我们把人世间的恩恩怨怨、是非得失、荣辱兴衰等通通放下,认认真真去体会自然的运行、大道的运行。我看电视就特别喜欢看“国家地理”、“动物世界”等与大自然有关的节目,感觉得非常自在,就会发现人世间的很多东西,其实是不必要的。如果你能真正面对并认识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你就不会被尘世间纷纷扰扰的东西所左右、所捆缚,就能在精神境界上有所超越,起码能脱俗一些。

“圣同天,不亦深乎!”道法自然,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又非常深奥。我们在座的中间有几个人能看到并达到这样的境界呢?我们在座中间有几个人能够把一切是非得失、荣辱恩怨都放下呢?去体会、认识大自然,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很难。

“常人有一闻知,恐人不速知其有也,急人知而名也,薄亦甚矣!”前面讲了圣人之蕴,讲了圣人的精神底蕴,那么我们普通人、平常人的精神底蕴又是如何的呢?这里周敦颐先生就指出了一个现象,就是我们平常人的习气是,只要自己知道了一点点东西,长了一点点本事,就生怕别人不知道,马上就要到处宣传,马上就想让自己的名声尽快地传遍四方。

最近电影《色戒》在热播,其原著是民国时期的大才女张爱玲。她就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我们平常人就是这样一种心态啊!但是,这种真的就很好吗?不一定啊!张爱玲虽然成名很早,但是她的一生非常惨淡,最后孤独地客死异乡,在美国一幢公寓大楼里,直到尸体发臭了才被邻居发现。跟张爱玲一样,现实生活中很多成名很早的人,未必就能善终,未必就能有好的结果。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底蕴不厚嘛。如果成名太早,德不配位,虽然事业很快爬到了某个高度,但是很快就会跌落下来,不够保持长久,不能够保持恒定,也是很不幸的。

所以,周敦颐先生说:“薄亦甚矣!”这样一种德不配位的人生境况、精神状态,确实是非常浅薄、非常令人悲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