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纠结的那片药,叫作“初心”。
“什么事也没有”的风险交流,看似可换得一时风平浪静,但往往在麻痹大意的时候出事了,例如大家都知道的“长生疫苗”事件。
外部环境的迷雾让很多人迷失了方向,医药产业虽然一直在增长,但增长的方式却在暗地里发生燮变。当一个行业正在被规范的时候,当一个职业正在被职业化的时候,如果你还在用最不职业的行为面对你的职业,这无疑是最悲催的事。百万药械商如果想成功转型,就必须考虑以下三个重要的关系:
第一重关系论:重新定位自身角色,有所不为,而后有为——不能随意发生关系。你和你的公司在客户心中的定位是什么?你能否十年如一日坚持自身的定位?你能否经受住内外交织的诱惑不为所动?想不通这些问题,你就可能在错误的事件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对象发生了错误的关系,最终酿成惨重损失。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在创业的路上有太多的诱惑,如果守不住底线,认识不清自己的定位与角色,不能够在短期内专注于一件事,你就很容易翻船。
第二重关系论:重塑业务运营模式,找到真正的客户——才能与其发生关系。二十年来,药品研发在不断取得进步,可卖药的方式却没有什么变化。偶尔冒出来的一些所谓的商业模式,基本都是小打小闹,钻政策“空子”的短期操作,根本就谈不上创新。由于短视逐利而采取的非专业化招商模式,无形中延长了产业的价值链条,加剧了利益分配的风险,最终导致今天的局面。
号称“三百万”的卖药大军如何转型?如何升级?很多人苦苦思索不得其法。找客户找品种找代理商,道理其实都一样,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仅凭“找”已经很难了,那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呢?我们是不是可以靠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产品的质量、疗效及服务的差异化来吸引客户、吸引好的产品、吸引优质的代理商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好品种不是找来的,是吸引来的。好的人才、好的资本也是如此。
如何构建强大的吸引力呢?自然是依靠“高度细分的专业实力”。
第三重关系论:重构价值链,从参与者过渡到细分领域的主导者——要能主导发生的关系。每年看似有不少新的产品上市或者被代理,但操作的思路与手法还是一贯的,并没有随形势的改变而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才是最要命的。你的重心在今天的时代要迫切从成本向价值转移。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密切关注药械政策的同时,广大药械商不能隔岸观火,应及时提升经营风险等级。大火烧起来,关键看风向,而不仅是救火或傻傻的旁观。
百万药械商存活与发展的根本在于提高对政策的认知水平,提前合理规划,苦练内功。用过去的确定性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你只会变得越来越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