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底层逻辑之运筹逻辑 时间18:19

(一)运筹逻辑的概念与本质

运筹逻辑源于运筹学,本质是路径选择,寻找最优解。在企业管理中,它体现在流程设计、组织分工等方面,旨在通过合理安排活动的顺序、并行关系等,实现效率最大化、成本最低化等目标。

比如,从北京到深圳自驾游,选择不同的路线效率不同,这就是运筹逻辑的直观体现。延伸到企业管理,公司的价值链如同一段旅程,如何设置路线(即流程和组织架构),对企业的运营效率至关重要。

(二)运筹逻辑的 16 种范式(部分举例) 时间49:24

1.    串行变并行

l  核心思想:将原本依次进行的活动改为并行开展,以缩短整体时间,提高效率。

l  案例 1:华为 IPD
传统研发模式中,研发部门完成样品后,供应链、销售等部门才介入,这是典型的串行模式。而华为 IPD 的核心改变是将下游部门的参与点提前到产品立项阶段,如采购部门在立项时就开始识别新零部件并提前进行供应商开发,实现了串行变并行。这种模式使得各部门能同步工作,缩短了研发周期,提高了产品上市速度。

l  案例 2:食堂打饭模式
传统食堂像火车站售票一样,多个窗口排队点菜,效率低下。而现代环形自助餐模式,员工按顺序取餐,结账,效率大幅提升。这就是因为并行模式在流程设计上的优势,避免了串行模式下的等待和混乱。

2.    串行变异步化(提前做基础工作)

l  核心思想:将一些基础性、会重复利用的活动提前完成,形成资源储备,以便在需要时快速调用,以空间换时间。

l  案例 1:程序开发中的子程序
程序员开发程序时,会先制作子程序、子函数或 API,这些可以重复利用,提前准备好后,在后续开发中直接调用,提高开发效率。

l  案例 2:华为的办公采购
华为行政采购部会根据历史数据,提前与供应商签订年度框架协议,约定好办公用品的种类、价格等商务条件。当各部门需要时,秘书直接按协议采购,无需再经过繁琐的审批和议价流程,大大提高了采购效率。

3.    统筹与执行分离

l  核心思想:将战略决策、计划制定等统筹性工作与具体执行工作分开,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高决策和执行的效率。

l  案例 1:隋唐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负责起草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下辖六部负责执行,这是最早的统筹与执行分离的案例,体现了决策与执行的专业化分工。

l  案例 2:华为采购分离
华为将采购分为战略采购和执行采购。战略采购负责供应商管理、商务议价等核心工作,要求有研发背景和丰富经验;执行采购负责下单、跟单、付款等具体操作,可由年轻员工担任。这种分离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了采购效率。

4.    构建业务循环

l  核心思想:通过构建不同类型的业务闭环,确保业务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实现体系化运作。

l  类型 A:生命周期闭环
如产品开发流程,从概念阶段到生命周期结束,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华为的 LTC(从线索到现金)、ITR(从问题到解决)流程都属于这种类型,确保业务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管理。

l  类型 B:使能式循环
以采购为例,其核心是对供应商的选育用留,形成一个内部循环。通过优化这个循环,提升采购对供应链主流程的支持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如此,通过做好人员的选育用留,为业务部门提供有力支持。

l  类型 C:总线与分支循环
以华为的 DSTE(战略到执行)为例,公司有整体的业务组合规划(总线),然后分化出多个小项目(分支),各分支在总线的统率下执行,最后回到总线闭环。这种模式适用于多项目、复杂业务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