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味品行业市场增长的核心逻辑
调味品行业从2000年年初的200亿元左右,发展到当前的4000多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大约为15%,一个行业能取得这个速度是相当不错的!对 于一个行业而言,究竟是哪些因素在推动着整个市场容量增长?企业如何
做才能顺应行业的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推动一个行业市场容量持续增长的核心逻辑主要有三个因
素,即产量增长、提价增长和消费增长。
( 一)产量增长
德鲁克说:“企业的核心任务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创造顾客。” 很多人不理解德鲁克为什么要这么说,这要从行业角度来理解,如果没有 创造顾客, 一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价值又如何体现呢?从微观的角 度来看,企业经营是为了赚钱,但是从行业宏观的角度来看,企业经营就
是为了创造顾客。
创造顾客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无中生有的事,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靠产 品创新。没有苹果的创新,就没有这么庞大的智能手机群体,也就谈不上 智能手机行业市场的增长;没有微软操作系统的创新,就没有如今庞大的
大众电脑群体,也就谈不上个人电脑行业市场的增长……所以,推动一个
行业市场容量增长的源头在于产量增长,包括现有产品和新产品,它们是
行业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新产品推动:这是推动行业市场增长非常核心的一点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现在我们到终端货架上去看看,调味品琳琅满
目,十几年前和现在根本无法相比!
就拿酱油来说,原来全国大部分区域只是按级别划分,所谓特级、 一 级、二级、三级等,实质上并没有多少品种。后来随着粤式酱油在全国攻 城略地,才出现了老抽和生抽,后来不断分化,出现了草菇老抽、金标生 抽、蒸鱼豉油、味极鲜酱油、零添加酱油、薄盐酱油、特种酱油等细分化 的产品。原来消费者的厨房中就只有一种酱油,现在则增加到2~3种,甚 至更多,以应对各种针对性的烹调或佐餐需求。由此,酱油行业的市场容 量便快速扩展,从2000年年初的数十亿元发展到目前的600亿元左右,如
果没有这些新产品的推动,这种增长是不可能发生的。
新产品的出现,实质上是对消费需求的不断挖掘。如果能够精准挖到 消费者的痛点,便能产生爆发性的需求,比如零添加酱油、味极鲜酱油、 蚝油、火锅调料等市场的快速发展,都是源于这些新产品摸准了消费者的
脉搏,所以新产品创新无论对企业还是行业都是第一推动力。
(2)工厂扩张推动:单纯从产量上讲,工厂数量的增加也是行业市场
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对于供给的推动作用,就像是水库蓄水,当蓄足了水后放开闸门,便 能够爆发出强大的力量。所以,工厂增长就是在给产量蓄水,当工厂拥有 了充足的产能之后,便会爆发出强大的供给潜力,这股潜力会推动行业中
的所有企业都要全力消化这股力量,将其转化为销量。
当然,产能增加的推动力并非任何时候都是这样,其力量最强的时候 就是行业处于成长期的阶段,此时产品已被消费者接受,消费热情也被激 发出来,只要供应充分,都可以顺利地消化出去。所以,整个行业市场容
量扩张最迅猛的时候,基本上都处于成长阶段。
只要处于这个阶段,行业中必定会出现大量的工厂扩张。从企业角度 来看,谁能够尽早完成工厂扩张,谁就可以获得更大的销售增长。海天味
业就是通过持续的产能扩张,充分支撑了销售规模的快速发展。
(3)设备升级推动:在工厂不扩张的前提下,对生产设备进行创新和
升级换代,也是推动产量增长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个传统行业,调味品的工业化程度也经历了从低到高的过程, 而且不同细分行业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工业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销售 规模的大小,可以说一个行业市场容量的扩张,与行业的工业化程度有着
直接的对应关系。
目前调味品行业中市场容量较大的单一细分行业,其工业化程度都较 高,比如酱油(600亿)、味精(300亿)、鸡精(120亿)等。而像酱腌菜 这种多以传统工艺和设备为主的细分行业,其市场容量都不够大。所以, 要推动行业市场容量的增长,就必须进行设备的创新,将传统的人工生产 过程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转变为机械化,以此大幅提升产量,通过供应链
来推动市场容量的增长。
设备升级对行业增长的推动,其实质就是效率的提升,也是生产力的
提升,这本身也是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根源。
(4)新进入者推动: 一个行业中现有企业的产量属于存量,而行业外 新进入的企业则属于增量,这会推动整个行业产量的增长,并推动市场容
量的提升
在一个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伴随着业外进入和业内退出的现
象。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只要行业的净新进入者为正数,都将推动整体产
量的提升,也使市场容量得到扩张。
新进入者对于行业的影响很大,会带来其他行业的思维模式,通过与
现有行业的相互融合,会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比如原先火锅调料的市场容量并不大,传统的生产企业如天味、红 九九等销售规模都不是很大,但是自从海底捞从餐饮行业跨界到火锅调料 行业中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凭借着在火锅餐饮行业构建的品牌影响力, 海底捞从进入火锅调料行业就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2014年至2022年 九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41%,销售额已经高达61.5亿元。在海底捞的带动 下,现在火锅调料市场容量急剧扩大,并且吸引了诸多业外企业的进入。 同时,海底捞打开了火锅调料10元以上价格带的发展空间,从收入的角度
提升了火锅调料的市场容量。
(二)提价增长
一个行业的市场容量既包括销量,又包括销售额,前者与产量有关, 后者则与产品的价格有关。假设一个行业的销量不变,其市场容量的增长 将依靠价格的提升,甚至在销量下降的情况下市场容量也能持续提升,这 主要是价格提升带来的影响。如果一个行业能够同时在销量和价格两个方
面获得增长,必将推动行业市场容量的快速扩张。
行业提价增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成本上涨推动:这是一种行业被动提价的增长方式
价格的增长起因是成本的上涨,包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人力成本
等。这种增长主要依赖上游行业或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是整体性的,是
客观的,是一种必然,也能够得到消费者的理解。
目前中国的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一个普遍状况就是人工成本增加, 尤其是个税和社保,这必将造成整个行业人力成本上涨,也就推动了行业 市场容量的增长。近几年,部分知名调味品企业每隔2~3年涨一次价,最
根本的因素就是成本上涨,由此带动了整个行业价格的提升。
(2)产品结构推动:与前者不同,这是一种主动提价的增长方式
每一个行业都存在一个平均的价位带,假设行业销量不变,市场容量 的变化则直接受行业平均价位带变化的影响。除了成本上涨带动平均价位 带的提升,行业领先企业通过品牌溢价也能推动平均价位带的提升,这与
成本无关,而是关乎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认知。
随着行业中产品创新的不断涌现, 一部分新产品会以高价方式出现,此
时便会推动整个行业平均价格带的提升,由此推动行业市场容量的增长。
在酱油行业中,随着零添加酱油、有机酱油、薄盐酱油等中高端酱油 产品的推出,推动整个酱油行业的平均价位带从7~8元/500ml提升到了10
元以上,大幅提升了市场容量。
(3)品牌溢价推动:也是一种主动提价的增长方式
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着高、中、低三种价格带,而处于领先地位的企 业大多处于高或中的价位带。除了相对较高的成本水平,也是为了体现品
牌的附加价值。
这种品牌溢价之所以能够被消费者接受,是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 费者的使用成本,包括品质、时间、便利、身份等,消费者在这个品牌上 多支付了溢价,但是在其他方面却减少了支出,折算下来综合消费成本并
没有增加太多,也具有更好的体验。
品牌溢价基本上都是由领先企业发起的,虽然这是一种微观的企业行
为,但是关系到行业的发展。如果一个企业能够保持品牌溢价,将是对整 个行业最大的贡献,因为其带头维持了稳定而有利的价格体系,使整个行 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经营者都能够获取必要的利润,从而维护了整个行业
的良性发展。
(三)消费增长
从供需的相互关系来看,产品供给推动行业市场容量增长,而消费增
长拉动行业市场容量增长。
消费对行业增长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购买群体增加推动:购买群体的增加自然会产生更多的需求,如
果能够得以满足,行业市场容量就能够实现增长。
购买群体增加的情况又分为四种:
一是人口净增长带来的购买群体增加。这种力量是行业不可控的,却
是整个人类需求产生的原点。
二是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购买群体增加。这一点是相对的,只对部分 行业和细分行业产生影响,比如男女比例、老少比例、新生婴儿比例、高 中低收入比例、职业类型比例等;年轻人群比例增加会给复合调味料行业 的销量增长带来很大影响,高收入人群比例的增加则会给行业的销售收入
增长带来很大影响。
三是产品创新所创造出来的购买群体。这一点也是相对的,整个社会 的总购买群体都在这里,是相对稳定的,但是能让所有人都购买的产品几 乎没有。如果某个行业的某种产品能够让原先不买的人成为购买者,就等 于创造了顾客。当然,如果是全新的产品,自它诞生起面对的都是新顾客。
比如消费者认为味精不好,那么就将味精和其他原料复合,定义出一个全
新的产品来吸引更多的顾客。鸡精、酱油两个行业就是这样,帮助消费者 解决了不愿用味精但也能调鲜的问题,成功替代了味精,从而推动了这两
个行业市场容量的增长。
四是新渠道业态带来的购买群体增加。不同商业形态之间的相互竞争 也会推动消费者的增减,其核心问题就是便利性和体验性,哪一种业态能 够让消费者便利且具有良好的消费体验,就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比如 连锁大卖场和超市与传统小店、生鲜超市与农贸市场、便利店与大卖场、
电商与实体商业等,这些不断冒出来的新型业态,都在促进新顾客的产生。
(2)购买量和购买频率增加推动:假设购买群体不变,此时要推动市 场容量增长就要考虑提高消费者的购买量和购买频率,就要依靠行业内所
有企业的相互竞争来实现
购买量和购买频率的增加和产量的增加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因为产 量的增加必然会增强企业之间的竞争。不论是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与 新进入企业之间的竞争,没有充分的竞争就无法消化不断增加的产量。具
体而言存在着以下几种竞争:
一是促销竞争。这是一个行业消费群体购买量增加的重要因素,这种 竞争对于消费者增加购买和消费具有最直接的影响。现在市场上的促销方 式异常丰富,特价打折、买赠、满额减、会员积分等,都在激发消费者购 买更多的产品。当这种方式成为一个行业的共同行为之后,自然就提升了
整个行业的市场容量。
二是覆盖面竞争。如果某种产品能够让消费者在任何渠道都能够轻松买 到,就能最大化地提升消费者的购买量和购买频率。假设一个行业的产品数 量不变,并且都能够同时出现在一个终端,这个行业的产品如果能够进入所
有市场上的所有终端,那么必定能够带来最大化的购买量和购买频率。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是增加购买量的核心逻辑并不会变。 所以,当行业中所有企业的产品能够不断扩大在各种渠道的覆盖面,便会 大大增加消费者的购买量和频率。这很容易理解,当消费者觉得不方便或 者体验不好的时候,自然会少买,如果两者不存在问题,又有什么理由不
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