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承债并购

不同于前面几种按照并购产业的分类方式,承债并购往往是以融资为目的的并购,即以并购为形式,承接债务或各种不良资产为实质,期间金融机构放大比例进行配资贷款。特点:一是并购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二是并购为手段,融资为目的。这种业务能解决三个需求:一是使资产方寻找接盘者并实现资产变现;二是使金融机构化解不良资产,由国有企业或上市公司代替现有债务人;三是使收购方解决资产增值和融资需求。这个模式最大的风险是,一旦融资速度或规模跟不上偿债需求,就容易出现崩盘。所以承债并购要成功:一看买方的偿债能力;二看目标公司未来的造血能力,净利润必须至少覆盖利息;三看其他风险剥离的程度。

比如一家上市公司通过此类并购,贷款20亿元,把市值十个亿的资产用5亿元买到手,同时还获得了15亿元的可支配资金。因为资产价格很低,资产注入后,资产负债率并没有出现更大问题,而总资产增加了,间接拉高了估值,在资本市场上又是一笔增益。一直复制下去,就可以达到财报很好看、资产持续增值、可支配资金宽裕的目的,掩饰了很多问题。但是,一旦造血能力不足,覆盖不了贷款利息,就意味着瞬间崩盘。这种并购已经很常见了,对宏观经济来说是个隐患,在并购领域也算是“堰塞湖”,故在此仅作介绍不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