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可视化管理的三大实施原则

谭老师强调,可视化管理需遵循系统性原则,避免 “碎片化改造” 导致效果打折:

1.视觉化:让标准 “看得见摸得着”

操作要点:彻底进行色彩,形状声音等管理

用 “图示” 替代 “文字”:如用 “洗手 + 戴手套” 图标标识卫生要求,而非长篇文字;

关键标准实物化:在检验岗位设置 “标准样件柜”,包含 “合格品、临界品、不良品” 实物对比。

误区提醒:避免过度设计(如用复杂图表),需确保员工现场就能看懂

2.透明化:打破 “信息壁垒”

操作要点:企业内部无论是管理还是信息都彻底变成“透明渔缸”

管理过程可视化:财务部门公示 “报销进度看板”(显示 “待审核 - 审核中 - 已付款” 状态);

设备状态透明化:在机台安装 “三色灯”(绿 = 正常 / = 待机 / = 故障),异常状态全厂可见。

3.界限化:明确 “红线” “灰度”

操作要点:正常与异常的界限彻底化,实际状态一目了然

物理界限:用不同颜色地标线划分 “人行通道(绿色)、物流通道(黄色)、禁停区域(红色)”;

标准界限:在设备操作面板标注 “参数上下限”(如温度 18-22℃用绿色区域,超出用红色警示)。

风险控制:高风险区域(如高压电箱)需同时设置 “物理隔离 + 声光报警 + 文字警示” 三重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