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操作方法

(一)操作原则和要点

1.使用原则

和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不同,班组建设的核心与实质是班组的自主管理,实现班组团队全员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完善。围绕企业生产运营任务,团队自己定目标、口号、规矩,开辟小园地,解决小问题,主动积极、优质高效、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

2.使用要点

(1)对接企业发展目标,结合班组实际情况。

在班组建设过程中,绝不能脱离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另起炉灶或自由发挥,否则,班组建设做得再好,也是背道而驰、事倍功半。只有在企业核心价值体系框架下,充分结合班组各自的业务特点、人员组成、周边环境等情况,把班组建设与工作实际、自身特点相结合,企业文化才能真正落地有效、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2)选好班组长,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选好、用好班组长是班组建设的关键之一。班组长作为基层组织的工作核心,是各项生产任务的直接组织者和执行者,是“兵头将尾”,也是“领头雁”。班组长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班组的生产和管理水平。

有了好的班组长,还要注意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注重发挥每一位成员的自主精神、创造力和责任感,强化班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实现班组管理全员化。只有全员有责、全员参与、全员思考、全员创新,形成“人人有事干、人人都参与、人人都关心”的局面,才能实现班组成员行动自动、自觉。

(3)持续统筹推进,形成特色品牌。

班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持续、循序渐进、动态提升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在实践过程中,班组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找到适合班组自身的方法、举措,并固化成制度、机制,形神统一,形成班组各自的特色、品牌。

(二)操作方法与步骤

1.确立价值理念——内化于心

一个班组就是一个团队,确立班组全员认同的价值理念是班组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班组建设,帮助团队成员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理念的共同理想和团队使命,通过班组愿景、目标、口号、信条等形式,阐明班组核心价值观和独特的管理理念,最终成为全员共同创造并遵守的心灵契约。重庆机场航务导航运行中心以“守护导航天路”为团队使命,如同北极星指引航程,取名“北极星”班组;保障重庆机场制冷、供暖设备的动力能源制冷站,班组取名“温度计”;“不把旅客当上帝,要把旅客当亲人”“像刺一样守护玫瑰,像花儿一样绽放”“打造安全、快捷、高效的绿色输送线”等班组口号、目标、理念,在班组实践中经过不断凝聚和强化,可以转化为成员的自觉行动和行为习惯,具有柔性的引领作用。

2.着力制度建设——固化于制

再好的理念,没有制度保障也会流于形式。班组要制定与其价值理念和目标任务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岗位手册等,并建立配套的执行、落地机制,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监督、考核、评价和改进体系,以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规范班组日常管理。特别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班组高效运行,为班组成员成长成才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环境,真正发挥规章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成员行为准则》《5S现场管理制度》《班组培训制度》《班务公开制度》《月度明星评选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班组价值理念在制度中得以体现,落地有了保障。

3.培育行为模式——外化于行

班组成员在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培训文娱等活动中,受到显性或潜在的价值观念影响,从而表现出种种不同的行为模式,是班组精神的外化体现。通过开展员工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班组主题实践活动,如拓展训练、QC小组攻关、工人先锋号创建、创新工作室建设等,在实践中增强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性,通过活动强化成员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增强班组的团队建设,让班组理念融入每个成员的行为中。

4.实施人文管理——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班组建设的核心,和谐的氛围、融洽的关系是每一位员工向往的工作环境。班组是员工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应该成为员工情感的归宿。通过“学习型班组”的建设,提高员工个人素质和业务技能;通过班务公开、班组大家谈等方式,促进民主管理、全员管理;通过心理关怀、亲情管理,走访慰问员工,有事一起做,有难大家帮,增强员工归属感。在班组实施情感管理、人文管理,把班组建设成员工成长平台、精神家园,让员工充满自信,对企业充满信任,实现企业与员工和谐共赢。

5.开展可视化建设——显化于物

在班组的工作场所、休息场所及活动场所等地,以物化形式让班组精神、制度在环境中看得见、摸得着。比如,在班组现场管理中,设立必要的管理看板、流程看板,设置全家福、许愿树、荣誉墙等,使用有班组个性特征的资料盒、标贴、工具箱、餐具、水杯等用品用具。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班组微信公众号、博客、微信群,强化员工的认知、认同,塑造班组形象,打造班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