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怎样练习太极推手

练习推手须先由单手按化推手法、单手立圆推手法、双手平圆沾粘推手法、双手按化推手法、双手捋化推手法、双手折叠推手法等着手,然后学习定步四手。

因此,习练初步基本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不能求捷径,练习推手犹如临帖,如果初时不从把笔描字入手,日后就无法作书。所以,要想练好推手,亦须从单手练起为宜。如能将上述基本练法熟练掌握,并下苦功,则四手即能分清楚,且腰腿也能做到沾粘连随,身形就能和顺舒展得以自然,无丝毫拙力,随感随应,便可造就太极内功的基本功夫。

(一)练习听劲

也即练习感觉灵敏度,俗称听劲。听不是用耳朵听,而是通过人的皮肤神经感应探明判断对方的发力。它不同于其他外家拳术,外家拳是用眼看准对方的空隙出击,而内功太极拳是通过两手边听劲边进攻,并能准确判断对方的虚实。太极内功的原则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无中生有,有若无,实若虚,逆来顺受,不丢不顶。推手要求思想及周身放松,特别是两手臂更要放松,这样才会使感应更加灵敏。

(二)练习互动平衡

盘拳是练运动中自身的平衡,而推手是要练随遇互动平衡,在对方的各种逼迫下要保持平衡。

怎么样保持平衡呢?就是要做圆的运动,就像球在运动一样。如果对方管住推着你了,就证明你已经不是圆了。这个圆并不是身体呈现圆,而是我们练的神意气象圆球那样转起来。要想神意气转,首先必须周身放松,如果全身放松了,就灵活了。活的就像一个球,对方一动手推我们就转开了,正所谓:“形体圆球转,周身是弧线。” 太极推手的要求是:“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必动,己动在先。”③先动的是意念,而不是身体,这一点在推手时,尤须注意。

(三)练习沾粘劲

歌曰:“沾粘连随劲更神,内外相合似车轮,只要对方被粘住,轻轻一动掷丈寻。”沾,为提上拔高的意思;粘,留恋缱绻,不舍不离的意思;连,连绵不断舍己不离的意思;随,跟随,彼动此应的意思。在推手中,掤、捋、挤、按等八手为阳劲,看得见,摸得着。而沾粘连随是属于阴劲,无形看不见。有歌曰:“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阳七阴犹觉硬,四阴六阳显好手;唯有五阴并五阳,空空跡化归乌有。”④做到阴阳相济,才是高手、妙手。这就说明,要想扎扎实实练好推手,就必须对沾粘连随四字原则进行认真的领会,它是太极内功推手的基本原则,如不能神而明之,力求体会,则不能懂劲。习练者如想懂劲,就应对这四字进行体悟,并真正弄懂弄通,方才能往下练。许多人学习推手到一定程度,便急欲知道什么是沾粘连随,什么是顶偏丢抗。而事实上,这些人不是知之不详,便是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实。如能将这八字真正弄懂,并能应用,即达到高层之境。

然而,如果不明这八字,就不能懂劲,不懂劲,则推手有失效用。沾粘连随前面已作说明,什么叫顶偏丢抗呢?顶,即出头的意思;偏,不及的意思;丢,离开的意思;抗,太过的意思。这四字与沾粘连随四字相反,如有顶偏丢抗,则不能生沾粘连随。反言之,能沾粘连随,则无顶偏丢抗之病。在初学推手时,最容易犯这四种弊病。所以,初练者需于推手时仔细揣摩,并由“明”师随时指导更正。更正尽善,才感觉灵敏,做到沾粘连随,方能达懂劲之境界。